小时候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满满正能量的,当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大家都有着很了不起的志愿,想要当警察的、当医生的、成为科学家的,大多都是这样有意义又伟大的职业 。
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小,确实在15岁到20岁这个年龄阶段享受到了青春给我带来的美好与伤痛,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居然长成一个大人了,面临着很多自主选择,脱离了父母脱离了家庭,成了一个很独立的个体,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靠自己去解决,去做决定。
没人告诉我对与错,只有别人眼中的是与非,以前对经常去酒吧、虚荣心嫉妒心极强、总是换男朋友的女生感到排斥,认为他们很俗气,俗不可耐。我以为自己一定是个循规蹈矩,做事有章法的好女生,可是身边环境变的太快,想法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喜欢去酒吧跳跳舞听听劲爆音乐放松心情,觉得在那里可以完全卸下一副正经的样子,可是每次在深夜走出酒吧以后,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反差太大显得更加落寞,开始依赖灯红酒绿的生活,变成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
以前连恋爱是什么感觉都不知道,到现在男朋友换了好几个,再也没有当初那种有期待有信心有寄托的感觉,严重缺乏安全感,找不到心的归属感。我和当初完全变了一个样,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经历多了,心态自然发生变化,我也只是变的更加俗气了一些。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会把那颗倔强的心保存下去,扬言38岁像28岁一样,28岁要像18岁一样。我很努力地在完成我的这个目标,会时不时的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违背当初的目标,如果发现不对了,即使会对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有坏处,也绝对不做。拒绝变得目的性过强,拒绝变得圆滑。然后,在我28岁的某一天,我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终于,我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自己。
小时候看各种文青小资文章太多,误以为任性就是真诚,自私就是天真,娇气就是可爱长大了才发现原来任性就是任性,自私就是自私,真诚什么的都是借口,但是又无法从内而外地改掉自己的毛病,现实又不允许自己一直这么自私做作,只好指责社会不能像爹妈似的宠着自己,然后只好装作不自私,“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从小很单纯,从来没有觉得世界很残酷,只是觉得很无趣。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我又不迂腐,对于敢触犯我的人,我会报以极大的热情和他们开开心心的博弈,就像在下棋,谁认真了,谁就输了。
我觉得要试着去了解一些身边的事物,“理解”的意义不在于“既然你这么说,那么我容忍你不指责你”,而是“我支持你的选择,因为我真诚地认为在你现在的境况中这个选择是最正确的”。
我曾经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光芒闪烁。我拒绝成人的柴米油盐的世界。我倔强着反抗一切潜规则,反对被同化。直到发现,这么做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