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过去我们在单位里面是有信任等级的,因为过去在单位有的一干就是几十年,一辈子,这一代干完,下一代接着干,甚至几代同堂在一个单位干,所以都很熟,已经变成一种固定、固化的熟人关系、熟人圈。所以,更容易使用长期博弈的方法,意思就是说,我用诚信在稳固的关系当中更容易获益。假如在熟人关系中,我总是使用一种欺诈的,伤害性的手段来处理关系,时间长了,就没人陪你玩,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熟人关系会迫使我们使用长期博弈的方法。
但是,从开始有下岗,国营私企化之后,我们在单位稳固的关系被打破,几十年的老邻居,老同事渐渐地都不在一起了,也没办法形成一个稳固的关系圈,尤其是在进入互联网之后,更多的是弱联系取代了强联系。
在过去我们还有信任等级,有大家的评价,现在已经没有这些约束了。于是,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信任感降低就是谁都不相信谁,最后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人际交易的成本在增高。
比如说,过去是熟人关系,彼此信任,我和你说:“你手机借我用一下”,你就会很爽快的递给了我,这很简单,时间也很短。可是如果不信任的话,你就会反反复复盘查对方很久,然后找到无数个证据来证明对方是可信的,不是骗子,我手机给你之后,不会丢失,不会有更大的损失,那么人际交往的成本就在成倍的增加了。
这个时候,怎么样去减少人际交往的成本呢?
骗子其实是有几招的:
第一类:伪装成有钱人
因为有钱人大家一看,浑身名牌、手表、手机、豪车,一看就是实力雄厚的人,你借钱给他,你也不担心要不回来,这就是某租宝等很多骗局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能够骗那么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类:骗子会伪装成公务员
比如说会伪装成领导、军人,这样更容易骗很多人。
第三类:通过知识来伪装自己
打扮成专家、权威的样子,就像我过去和大家说过的,很多人都自称自己是鼻祖,是某某第一人,是权威,是大师,但是真相如何呢?很多人其实并不求甚解的,只要别人履历上写明了这一切,那就是无条件的相信,追随。其实你们追随的是知识吗?并不是,追随的只是那个完美的客体来弥补自卑的自体,仅此而已,你们并不是去学习的,只是满足了心理需求。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我们只追随知识,而不是追随某个人。
当我们在行善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行善之前先思考,当你做了这个行为之后,你能否承担,假如说这是个骗局,能否承担这个后果,责任,能否受得了这个伤害。
所以,在行善之前,我们先要学会能够维护、保护自己的利益,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再者就是衡量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被别人欺骗的后果,如果这两方面都做个评估的话,再去行善会更稳妥一点。
我们整个社会大环境其实都渐渐处于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大大降低的问题。信用也是越来越不靠谱的问题。所有的人好像都处在一种信任危机的焦虑当中。
我们还要做到一点就是:当我们在行善的时候,我们是否具有足够多的知识的储备,信息的收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去学习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能够学会去识别一些垃圾、虚假的信息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才能够真正用我们的善心,用我们的爱去帮助到真正需要被帮助的人,而不是把我们的善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伤害我们。这是我们需要去注意和提醒自己的。
而从性别来讲,女性更容易产生同情心,而男性更容易理性。但是我们的社会化,又是在不断的要求我们,我们的大脑也要不断的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意思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具有这种同情、爱,我们同时还要具有逻辑、推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然后再决策的这样一个男性大脑。所以这也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学习,在不断的成长过程当中需要锻炼自己,需要给自己提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