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国内不知道为什么报章杂志总会大肆宣传外国人有多独立。例如18岁就一定要搬出家门独立,父母就不管了;父母不负担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靠自己打工赚钱;国外的孩子不上课外班;外国人不搞关系,孩子就业不靠关系靠自己,等等...出国后才知道其实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有能力的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受苦。关于外国父母不负担学费,生活费,那是因为孩子可以向政府申请学生贷款和补助。国外不上课外班的孩子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但凡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活得比不中国孩子轻松。放学大家都是背着乐器,拿着运动袋子赶场的。
和女朋友一起生活在纽约,某天女朋友发高烧了。高烧持续不退,在家里熬了两天还是没办法去了急诊室。 在急诊室里,医生把小房间的空调开到最大,不允许她盖任何毛毯衣服,吹空调。 大概吹了一个多小时,降温。 啥事也没有, 回家。没吃药没打针没吊瓶。这在国内…可能要开始砸医院了。
我在澳洲,妹妹在美国,说实话,这些国家都是除了一些特别大的核心城市比较繁华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像是农村,压根不是城市。何况就算是繁华,想要跟我们的北上广深比,在热闹上也要逊色很多。国外不少所谓的中心城区,可能走完3条街就看完了,这在国内简直就是个笑话。
之前以为要经常参加中国学生活动,这样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说不定还能找到女朋友呢。后来,发现经常被中国姑娘以各种原因鄙视,比如工作不是永久合同,没买车等。再后来,我便找了个外国老婆。
我曾经以为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北欧,哪怕是天气差,我有会到处走走,看看大街小巷,总比那些关在屋子看美剧的学生好。结果,后来反过来了,我宁愿在家看美剧,也不愿意孤零零地看看大街小巷。
固执的人特别多,一点不知道变通。就像是一个啤酒品牌对应一个特殊形状的杯子,比利时有400多种啤酒,就有400多个不同形状的杯子。必须一一对应,完全不能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