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初二,当时各种震惊,站在道德至高点打心底里无法接受斯嘉丽的种种行为,勾引已婚男人、和准妹夫结婚、喜欢这个却撩那个。后来高中看的时候没那么多感想了,打心底里佩服作者,那么多鲜明的人物,那么长的一场南北战争,内容那么多,但看起来一点也不累赘。大学,打心底里佩服斯嘉丽,她很美丽也很明确自己的优点,她自信大方聪慧坚韧,遇到的烂摊子那么多,却从不会叫人笑话,处理得妥妥当当,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
《沉思录》。高中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整个人都清醒了,有强烈的醍醐灌顶之感。
应该是余华的《活着》吧。我难过到怀疑人生的时候,我都会翻开《活着》来读一读。讲的是福贵本是一个地主少爷,后来因赌钱失去家产,后失去父母亲,失去儿子,失去女儿,失去妻子,失去女婿,最后唯一的亲人小外孙苦根也因吃多了豆子撑死,最后陪伴福贵的是一头老牛的故事。
《三体》,原来看到的世界太小了。其实刘慈欣的作品都很震撼啦,短篇《诗云》《朝闻道》还有《乡村教师》格局贼宏大立意也高。
《我们仨》。这本书极大地震撼了我对于爱情、家庭的观念和理解。这是最朴实的文字,最饱满的感情。93岁的杨绛女士在书中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一本平淡无奇的家庭回忆录,却让人哭了又哭,看一次,哭一次。原来,爱情可以这样朴素绵长,深切无垠,不因岁月消磨而变色,不因阴阳两隔而枯萎。
最震撼的书的话,就是《高级数学》反正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因为打开那个书,我就能睡着,威慑力是非常的厉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