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琪是个活泼开朗的小萝莉。朋友圈里总是发着各种姐姐妹妹一起聚餐逛街自拍,配上"带上我的猪去拱麦当劳"、"祝我们家洁生肉快乐"、"三仙女又在一起啦啦啦"后来却发现她好像很久没发这种姐妹自拍模式的朋友圈了,反而偶尔冒出几句参透人生的大道理。最近跟她聊天聊到这个,感触颇深。那天小琪在外面参加一个专业培训,突然记起自己忘了带钥匙,所以私聊了平时最要好的上铺。问她在不在宿舍,还有谁在宿舍,能不能在四点左右给自己留个门,让自己取了东西好早点回家。上铺没有回复小琪,而小琪以为上铺没回意味着默认了留了门。当小琪风尘仆仆回到宿舍,却吃了闭门羹。“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受到比较难忘的打击而已。”小琪说。后来小琪问上铺,当时为什么没回她。上铺回答说,那时她快下到一楼了,懒得再上去留个门了,也以为小琪应该知道她帮不了她忙了。小琪说,"那种感觉就像突然被上了一课,自己的天真跟一厢情愿被鞭打了。"你看,“我以为”这三个字,无形之中伤害了多少人。从那以后,小琪哪里都没变,还是跟以前一样合群。只是会在心里结了一层茧,不再那么容易被扎心了。她似乎在不自觉地朝"内冷外热"的方向发展,用"内冷"来当铠甲,去抵挡外界的伤害和保护柔软而纯真的内心。这样起码不那么轻易感到失望和心累了。
小白本该是宿舍里最不起眼的一个。但是她有个特点:她对所有人都很好。只要事情是不跟自己的安排有冲突,她都会去搭把手,不嫌麻烦、不怕吃亏。宿舍的桶装水每次都是她发信息让人送的,谁的快递没空拿也是她帮忙,要借个充电宝或抄个作业都找她……在我们眼里,她就是一个热情又善良的女生,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当然,小白也有几个很铁的朋友,她生日的那天收到了很准时的生日礼物,都是从各个地方快递过来的满满的心意。她们都是认识5年以上的好朋友。表面的热情,也许只是社交上应对别人的面具。内心的暖,也只会用来温暖最重要的人。
"内冷外热"类型的人其实很多,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把自己游离在外面看待一切的感觉。这样就不会承受到那么多的伤害和失望,也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可以继续用余温去暖更值得珍惜的人。也没有谁是天生"内冷外热",只是"内热外热"的人被现实泼太多冷水了。见过了太多的落差,干脆不抱期望,这样反倒更轻松些。
表里不一,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既表现出来的并非心里的真实想法。其实就算是最“直”的人,也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礼貌啊,不想让家人担心啊,出现口是心非的时候。所以评判一个人是否“表里不一”,不是看他是否有这种行为(这样的行为所有的人都有),而是看这种行为的频率。若一个人的行为常常和心理所想不一致,那就可以定义这样的人是表里不一的人。
很多利欲熏心的人,其行为相当的表里如一。比如一些抢劫犯,他们心里想要不劳而获,结果就果断的抢劫。心理和行为相当一致。同样,一些心性淡薄的人,他们对金钱利益没有强烈的追求,但却深谙表里不一之道。他们为什么能与周围的人相处得这么好,还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为人处事。邻居有什么他们不满的,他们能装作没看见。
人都会有虚伪的一面,但是有的人真的是特别特别的虚伪。我有一个婶婶就很虚伪,在我面前就什么好听的话都说,背后就说我们坏话,喜欢挑拨离间我们家人的关系。我妈说,她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