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刚去过,带看一颗探险的心、独自一人去的,到格罗兹尼机场才凌晨4点,天还没亮,所以也不敢出门,一人就在机场呆着,而格罗兹尼机场一天才4个航班,我这个航班飞返后,一直要到中午1多点才有航班到达,结果整个机场侯机楼就我一人,待到早上8点左右,我请机场工作人员帮我叫车,机场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帮我叫了辆车臣人开的车,这个司机非常热情,带着我去了车臣之心、车臣之母两大清真寺,逛了格罗兹尼街市,并到城市最高大楼的顶部鸟瞰了格罗兹尼市容,格罗兹尼城市重建确实做的不错,已看不到任何战争的痕迹,百姓生活也比较安定,人们非常热情善良,格罗兹尼己得到重生。噢,顺便说一句,格罗兹尼物价非常低,我包车6小时,司机只收了我相当于人民币270元的卢布,我请司机吃了顿烤羊排,两人花费不超过150元,这在俄罗斯其它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众多的自治共和国之一,地处高加索山脉北部地区,是俄罗斯这个东正教国家中少数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苏联解体以后,车臣也成为了俄国不安定之源,经过两次车臣战争,直到今天才稍稍安静下来。虽然叫做“自治共和国”,然而这只是前苏联国家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已,与州平级,拥有高度自治权,但与实际上的主权国家有很大区别。车臣共和国总面积仅仅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岛的一半,人口120多万,仅仅与国内普通的县级人口相当。车臣信奉伊斯兰教,与周围的穆斯林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百年的屈辱历史,自然心有不甘,所以一直激烈反抗着。连绵战争使得车臣人口锐减,元气大伤,加上俄罗斯的震慑如今局势已经趋向平静。而车臣也逐渐伊斯兰化,因为男少女多,车臣逐渐恢复了一夫多妻制。
刚从格罗兹尼回来,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仅有的四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居民与俄罗斯绝大部分地区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比如说,不饮酒。总得来说,在俄罗斯和车臣共和国当地政府的粉饰下,一片安静祥和。最大的惊讶莫过于,在车臣这种久历战火的地方,应该是满目疮痍,充满断壁残垣才对,但事实则不然,多年前那两场著名的巷战早已把城市彻底摧毁,最近十几年来,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重建车臣,因此格罗兹尼的基础设施虽然算不上先进,但相比于莫斯科,绝对算不上破旧。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十多年前当地几乎司空见惯的恐怖袭击事件几乎绝迹,而日常社会运行至少难见浅层次的违法犯罪活动,当地你甚至可以像在中国一样夜晚出行。当然这样的良好治安,还是离不开强有力的警察力量的。在格罗兹尼的主干道普京大道上,每隔十米左右就部署一个携带有警棍的警察。现在当地人的收入平均大概为10000到15000卢布左右,物价不算高,从表面上看,至少格罗兹尼地区的老百姓生活还算比较舒服。
前一阵子去旅游过,感觉现在的车臣局势是比较稳定的,至少在其首都格罗兹尼,其繁华文明程度丝毫难以让人联想起十多年前的那个“人间地狱”。给人最直观印象的便是当地建筑。在俄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援,以及车臣共和国当地政府的积极建设下,整座城市不仅得以重建,甚至还修起了如“车臣之心”这样的荣获“欧洲最大清真寺”殊荣的地标性建筑。
说起车臣,估计对我国军迷而言无非两个词儿“伊斯兰中的战斗民族”,以及“恐怖分子的主要输出地”。的确,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两次车臣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第一次战争,俄军付出了惊人伤亡,多亏第二次的高科技战争才勉强压制住车臣反抗势力。但即使如此,仍然有恐怖分子不甘寂寞,甚至远走他乡,继续“圣战”,比如当下的叙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