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一日厂长”治理制,指在一段时间内,让职工轮流当一日厂长或一日经理,治理企业内部事物。美国著名人力资本专业人士马斯洛曾提出人的需要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都有自我实现的渴求。在一定时期内,让下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要比发一个“红包”更能激发工作热情。实行一日治理,便可使那些平时绝少有机会相互交流的员工、中层治理人员以及工会领导等都能有机会参与企业的治理,使之确立自己的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为企业尽心竭力,创造更多的财富。一日厂长如真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厂内一切公务的权力。当一日厂长对工厂有意见时,就具体地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并让各部门员工传阅。各部门主任要依据批评意见,随时改正自己的工作。实行一日厂长制后,这个工厂大部分当过“一日厂长”的职工对工厂的向心力大为增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极大的发挥。结果,这个工厂的治理收到显著效果,节省生产成本200多万美元。厂方把部分资金发给全厂职工,全体职工皆大欢喜,同业望尘莫及。让B级人干A级事,所谓B级人就是指那些具有丰富的知识、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进取心,但因工作时间较短而缺少经验的年轻人。虽然B级人在经验上稍差一点,但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泛,接受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年轻人独有的本钱做事热情有冲劲,积极向上有信心。
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可以说,激励 是领导的核心。但如何实现有效激励,是很有艺术性的。从道德的标准来看,做好事不应该索取回报。似乎应该宣扬子贡,树为典范,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而对于子路,便不好宣传了。但孔子对于两件好事却表现出两种态度,由此可见孔子对人的道德实践抱着相当现实的态度,他相信人有道德之心,但也相信人有利己的本性,他的意思是,你的境界那么高,高得凡人跟不上,那么德行也可能就变成怪癖,失去了教育意义,不能激发更多人效仿。这也就是说激励必须为了组织目标服务,并且要具有可行性、现实性。
这奇迹本身也可说是史密斯巧妙利用了好胜心,激发下属的潜能而间接创造的。 一位成功的领导应善于使用好胜心,因为这确实是振奋人们精神,使其接受挑战 的可靠办法。好胜与挑战是人的天性。对于许多工作,只要你善于激励员工,他们一定会以最 大的热情去干,并干好这些工作。一个成功的领导,应当经常“制怒”,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让 一时冲动的感情扰乱理智。但从激励角度来说,领导者又应当学会“激怒”,随时点燃 员工的“心头之火”,使自己的团队有高昂的斗志和良好的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