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蔬菜质量质量是无公害蔬菜的生命,没有严格的监控措施,就不能保证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是新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就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加强对无公害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和相关技术、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的全程质量控制。随时进行抽样检测,对检测合格的蔬菜发给无公害蔬菜标志,允许进入优质蔬菜交易专区销售。对于经检测严重超标的蔬菜,要交给有关部门集中销毁,避免有毒蔬菜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
(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城市郊区菜地生态环境(水、土、气)污染较为严重,不符合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对城郊老菜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三废”污染,禁止污水灌溉,进行土壤消毒等。另一方面菜区尽量向远郊拓展,选择生态环境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为供应城市商品菜的生产基地。(2)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的推行①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蔬菜的抗病虫、抗除草剂能力和抗逆性,这样就可以减少栽培中农药等化学有害品的使用量。②协调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不同蔬菜种类、栽培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因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只有协调好每一个生长发育进程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保证蔬菜迅速茁壮地成长,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的情况下,创造高产。③推广无(少)农药栽培新技术。栽培中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以减少农药污染;推广有机肥、菌肥、优质叶面肥合理使用技术,以防止肥料的污染。在保护地栽培中要使用新型的易分解无毒或少毒薄膜,以逐步解决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3)蔬菜贮运加工要严格操作,使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在蔬菜采后处理中控制使用一些杀菌剂、消毒剂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制剂。采用机械冷藏、气调贮藏来延缓蔬菜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延长贮藏期,保持较好的品质。
1.研制出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所谓生物防治,笼统地讲,主要是指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方法。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前提下,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设法保护天敌,同时,科学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
2.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蔬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与残留问题是蔬菜科技工作的重点,实践表明,增施有机肥,就地表底土翻换工程法等工程措施,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环境的容量,并能提高土壤还原能力,可以使某些重金属在土壤中呈固定状态,蔬菜对这些重金属的吸收量会相应地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