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方法叫激发你的潜在能力,在我在北辰青年学到的一个训练自己的方法。
方法叫【人生角色蜘蛛网】。
灵感来源于Dr. 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自我领导。
根本是希望从定义人生角色蜘蛛网之后,你能以终为始,更加清楚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而达到这样的人生角色。
具体玩法是:
1.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
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定位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对人生的看法可能在这一个小时有些许不同。)
2.准备两张白纸,和一支笔。
3.在第一张白纸上的左边,列出在你80岁时你担任的7种身份。(e.g. 母亲、商人、冒险家)
4.为每个身份写一句你最想听到的赠语或评价。
5.写出你对每个身份期望值和要求,为每个身份打分(满分为10分),并绘制蜘蛛网。
最后还要想想,为了达到这个要求,目前的你需要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哪些努力。
也源自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你不解决它们,永远都有回来找你。愿你过上想要的生活。
原创文章,采用或转载请联系作者旗开,谢谢。
有很多同学都觉得,不是只有靠上学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我能做兼职还能去摆摊......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除了上学,真的没有其它的路能能走。
下面是央视名嘴白岩松对高考以及读书的一些看法:
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财富还是智慧?经验还是人脉?这些你都有吗?
现在的社会状况,混在最底层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读过书的,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是万里无一,而且依靠他们的情商,读不读书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你读一万年书也拼不过一个韩寒,但是他不上学,却比我们学的还要凶猛。
很多人说现在阶层板结了,其实此前更板结。所以高考才真正的结束了那种板结,让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如果分数靠谱,就能往外走。
“没有高考你拼的过富二代吗?”
这是非常现实的东西,尽管高考有很多毛病,但起码现在还是最公平,最给人希望的一条路。
但孩子们不这么想,条条大路通罗马,上不了大学也没什么,将来肯定也能干出个样子来,不一定会比那些靠大学的同学混的差。
“孩子,你是哪来的自信?不考试、不上学,你还有多少东西可拼?”
考试不是唯一的路,但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
除了上学真的是没有其它的路能走了,你怎么看?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上学,那时的我们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经常会想一个问题,除了上学,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出路让我们过上自己期望的生活吗?我觉得除了的确是有其他的办法能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但毕竟是少有的。
我们可以去创业,很多人现在就是靠自己创业来让自己发家致富的,我有一个亲戚就是在自己初中时候就辍学,自己先是给别人打工,在打工的时候自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秘,自己也就摸索着要自行创业,虽然自己的学历不高,但是他本人的悟性是特别高的,很多的想法都是在一瞬间就有的,也能够想出自己的方法来应对。
他的想法很好,是开一家超市,在初期,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都是靠他打工的老板解决的,他本人的脑子比较灵活,脑子里有很多的营销策略,那都是他在打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超市开业之后,短短的几年内,他就打开了本地的市场,之后也就慢慢扩大自己的市场,他成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有一技之长的话最好,可以不上学,出来闯,去个大点的城市机会更多像是广东、北京的。有技术在身,就是本钱,上学出来的大多都是学到了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有能力的就会占些便宜。不想学习的话,就早点出来闯,工作机会越来越难找,赶早点总是有好处的。人总是需要一点机遇和运气,遇到贵人的话,那就最好不过。
想要过上好生活,那就多吃些苦就行,学习是过上好生活的一条捷径,但不适合所有人,不想学习的话,不要强求自己,可选的路还有很多,找一个前景较好的地方先打工,在此期间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铺条路,时间长了就自己门户,慢慢过上想要的生活。
如果不学习那么容易过上好日子,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拼了命要上大学了,通过学习来过上好日子是最实在的。实在不想学,就带社会上积累经验吧。
其实是有的,因为不读书的人干上大事的人也是有的,只不过比较少而已。其实,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明智的,在学习当中自己也能够找到乐趣,所以说除了上学,没有什么是更直接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