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对家乡感情有感:现在社会趋向城镇化,农村常驻人口大量减少,有山河不依旧,人面已全非感觉。现在人们各奔南北,自寻生计。农村相互帮忙之势态,互助合作之民风,宗族亲人之观念,确实有些淡薄。家乡环境四十年来的变迁:忆当年山区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水曲溪河映户,参天野树迎門,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郁郁,那食飽鸡啄眠屋角,醉甜叟翁唱歌来,已无此感觉。现在山区年青力壮的人们全家大小各奔前程,农村只见几个老人家和两只狗,具备条件仍有三户专业户。其一承包山头种桉树速生林,其二承包水塘、塘基养猪水塘养鱼,其三养牛专业户。村场地貌大异昔時,人情风土有些淡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也只有经历过波折的人生才会对自己的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建立在故乡上的家,往往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就只剩下伴着父母和家人,以及儿时的童年记忆。家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父母,只有回不去了,才能叫故乡。一个人的经验集累和感情性格方面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深厚的关系,所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人们对故乡都会有一种割不掉的特殊感情,故乡是人们的出发地,也是人们的归宿地,但是,对于一个人不管你走到哪里,身在何处,即使你对故乡没有什么感情,故乡都是会出现在你的心里面的。
“故乡”,“家乡”一般是指出生地,小时候成长的地方。“乡音”,“乡情”,“家乡味”,“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人类会怀念故土呢?“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落叶归根》这部影片,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家乡故土的情怀是根植在血液基因里面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类的文化,无论任何一个国度,都追求圆满。因此这种思想的影响,使人们对于自己的一生,存在有始有终、首尾呼应的内在要求,而这种要求,就使人们特别重视叶落归根,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自己生命开始的地方,因此对故乡就会有一种扯不断的内在依恋。尤其中国文化,更是以“孝道”文化为首,由“孝”引发出来爱国、爱家、爱民族、爱兄弟姐妹,这种博爱和感恩思想,使我们从小对于自己出生的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和眷恋。所以,我们讲“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落叶归根”,这除了是对自己幼年生活过的地方美好的纪念以外,更是一种不忘本、有始有终的感恩情愫。
故乡,除了是地域上的划分和归属,更是一种当地唯一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归属。随着我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又为了成为城市所标榜的“文明人”逐渐改掉自己淳朴的生活习惯,就从地域和生活心理习惯两个层面,彻底把我们陌生化了。因此,我们感觉离家越来越远,对故乡越来越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