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员工与公司之间关系的认知: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统一的 员工的归属感等精神层面需求,我们确实要尽可能去满足;但是前提是员工的需求必须在公司的发展框架下内进行。即你的成长、你所关注的东西,不能超出公司的发展框架和业务范畴;我们提供给你的种种优惠政策,你要认识到这是公司站在员工的角度,愿意提供给你的,而不是你理所应当得到的;只有你能够非常好的胜任工作之后,这些才是理所当然。我们非常注意端正员工这方面的认知,这个一点都不过分,而是企业必须做到的一点。毕竟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心目中的“归属感”会超出正常的范畴,这个对他们自己,对公司都是有伤害的。
公司的业务的发展。这是基础呀~让员工在公司,感觉公司有发展、有前途、有希望,起码不会有公司倒闭、自己失业的不安全感。这点是员工愿意呆在公司的最最基础的保证,并且我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这一点;管理层的重视与尊重,能够真正了解员工的需求。从HR的角度,我对于公司员工的定位为“知识型、成长型”,即员工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他们能够具备的能力是“终身就业的能力”,除了表面工作技能的提升,对于职业价值观、员工的自我认知层面,均会做不断的引导。
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
员工有职业的态度就行了,铁打营盘流水的兵是现实,也未必不健康。你找人干活,他刷经验包,好聚好散。与其追求人家和你长相厮守,不如提高培养效率,快招快用。
如果买卖真有赚头,提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倍的工资,让员工有努努力就能买上房的希望,工作做得好能及时提供有份量的奖金和奖励,他们不会想走的。
不一味的高呼“大家与公司共同成长”,员工没有义务和公司共存亡,员工辛勤劳作尤其是超额劳动后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