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碰到不好直面回答的一个尴尬局面。这时候采取避重就轻、委婉提醒的方式是最好的。比如说有朋友和你说另外一个好友的坏话并问你是不是这么觉得,这时候你回答也这么觉得,不仅得罪另外一个朋友,还会留下你背后说自己朋友坏话的形象。这时候你可以避重就轻,并且委婉的提醒下对方说:他和我关系挺好的,所以一般不会对我这样。由于这种点拨较委婉含蓄,所以也不致让对方太难堪。
心理学中有一个咨询技巧叫做“无条件积极关注”,意思就是说全身心的投入到来访者的关注上,让来访者感觉到安全和被接纳。打圆场中保持善意也是这个道理。让双方感觉你的善意是首要条件。如果想要用讽刺的言语让双方结束争执,结果只会是让双方一起围攻你一个。只保持一个善意的心还是不够的,需要有着一个求同存异的心态,才能让善意发挥作用。没找到相同点很难进行调节。
有时双方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争胜情绪和较劲心理。说到底是一个面子问题。事实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一个,甚至相反的两个答案可能都对。一千个观众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呐。这时候双方极大可能是为了说服对方而进行争执。这时候只要把话题和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大家感兴趣的事情上,就能停止这场无休止的争论了。
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不平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同于生活朋友间的打圆场。遇到相对不礼貌待遇,你又因为必须维护和对方合作,不能做出过激反应的时候,可以采用敬告对方。这个技巧可以通过举例或者其他方式,在不失去公司应有态度的同时,告知对方这么做是无理要求。这种形式既能避免直言相告的尴尬,也不需要达到警告的地步。是一个比较中庸的方式。
不以抗争的态度对待对方,不争不逞强,哪怕是不喜欢对方也不要表现出来。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被抗争被攻击被不喜欢被讨厌和不被包容都会感觉到伤害感,而当你把这些不表现出来时是对对方的一种善意,当对方感觉不到你的恶意和伤害时,矛盾自然会化小。没有人能抵抗住一个心胸宽广仁慈包容别人的善良的人,没有人能不对道德高尚的人产生敬意。
沟通是化解矛盾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而且有利于增强信任,促进团结。实现良好的沟通,矛盾的双方要有大局意识,排除杂念,讲求团结;要端正态度,抱有诚意,大度主动;要寻求大同,不失原则,体现风格;要低调识趣,留有余地,就坡下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