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鸟类来说,一般没有风的时候飞得快,一旦有风暴来临都会躲避,可信天翁却是满心欢喜,能驾御狂风进行搏击。在广阔的蓝天和碧海之间,信天翁总能巧妙地利用海面的气流,像滑翔机一样高速翻飞,随便兜一个圈子,就是两千米远。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横扫113千米的海面,堪称“飞鸟之王”。据说,曾有一只信天翁在12天内飞越了5000多千米的航程。 这种翅膀长达4米的海鸟为什么偏爱狂风巨浪?因为海上有上升气流供它们滑翔,风力越大,它们飞行速度越快。一旦失去了风,它们会感到飞行困难,对信天翁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痛苦。有经验的老水手知道.哪里出现信天翁,哪里就不会有好天气。
鸟纲,信天翁科各种类的通称。体长约70—140厘米,为大型海鸟。嘴前端钩曲。鼻孔呈管状,左右分开。翅较长,尾较短。腿短,位于身体后部。后趾缺少或退化,前三趾具全蹼。集群营巢于海岛上。主食鱼类及头足类。全世界有14种,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其中短尾信天翁[D.albatrus]体长约95厘米,嘴肉红色,先端白色。体羽主要为白色,颈部淡黄色。初级飞羽和尾端褐色。繁殖于中国南部海域,冬季见于中国山东、台湾等沿海。为稀有种类。
体长约70—140厘米,为大型海鸟。嘴前端钩曲。鼻孔呈管状,左右分开。翅较长,尾较短。腿短,位于身体后部。后趾缺少或退化,前三趾具全蹼。嘴长而强,由许多角质片覆盖,上嘴先端屈曲向下;鼻成管状;颈短;体躯粗壮结实;尾短;翅狭而特大,双翅展开可达3~4米,体重8~9千克。
信天翁的栖息地是海洋。它们在岸上表现得十分驯顺,因此,许多信天翁又俗称“呆鸥”或“笨鸟”。信天翁是最善于滑翔的鸟类之一。在有风的气候条件下,能在空中停留几小时而无需拍动其极其长而窄的翅膀。它们需要逆风起飞,有时还要助跑或从悬崖边缘起飞。无风时,则难于使其笨重的身体升空,多漂浮在水面上。也像其他鸟类一样,能喝海水。通常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也常跟随海船吃船上的剩食。信天翁仅在繁殖时才成群地登上远离大陆的海岛。在那里繁殖交配,其中包括展翅和啄嘴表演,伴随着大声鸣叫。每窝产一枚卵,产在地面上或简易堆起的巢里。亲鸟轮流孵卵。幼雏成长很慢,尤其是大型种类者;幼雏孵出后3-10个月才长齐飞羽,之后在海上渡过5-10年,在到陆地配对前,换过几次羽。信天翁寿命很长。
信天翁不喜欢风平浪静,偏爱狂风巨浪。因为一旦失去了风,它们便会感到飞行困难,因此风力越大,它们飞翔的速度越快,曾有人做过试验,将信天翁带到离巢5000多千米以外顺风的地方,然后放飞,结果10天它们就飞回原地,平均每天飞行500多千米。
信天翁为漂泊性海鸟,除繁殖期外,几乎终日翱翔或栖息于海上,体长超过1米,翅膀展开时有3.6米,是所有海鸟中展翅最宽的。它可以利用海上强劲的风力,顺风向下滑落,或随风力而增加速度,当接近海面时,又能乘势迎风而起,向上冲去。这样上上下下回旋飞翔,可以连续数小时都不需要挥动它的长翅,可称得上世界上最大效率的“滑翔机”。因此它们喜欢狂风巨浪的天气,凭借气流和涡流的动力在空中滑翔,而一旦风平浪静,它们便怅然若失,顿感飞行的艰难。因此有经验的水手都知道,哪里看见成群结队的信天翁,哪里便不会有好天气。
信天翁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少数生活在北太平洋和赤道地带。信天翁的分布非常明显,这与南极洲和南美洲、非洲及澳大利亚南端之间的海洋带受风影响有关。南纬45-70°集中了数目最多的个体和种类,但它们也在南半球的温带水域繁殖,同时少数种类的分布区域进入了北太平洋。加拉帕哥斯群岛和厄瓜多尔外海的拉普拉塔岛上的加岛信天翁在赤道处繁殖,那里的气候受到寒流洪堡洋流的影响。
因为。。。可以吹到对面牌库里去╮(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