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只是一个还在路上的年轻人,虚心倾听大家回答之余,写一写自己几年下来的反思:
1、早点盈利。年轻人做的项目基本没有那种“养肥了再宰”的可能。因为从20-30岁也就不过10年,这十年要做一个规模大而不赚钱的项目太耗费青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对于绝大多数做项目的人来说,是会亏的,且大部分年轻人赚不到规模大、投资人认可的程度,并在坚持过程中很可能失败,故而,早点儿变现是最好的方式,也是增加商业自信的方式。我至今还在遗憾当时大二时的一个项目,过于追求规模而自己断了盈利的可能,导致生命周期走完后盈利过少,对自己产生怀疑。其实现在大部分年轻人被“创业”洗脑得连生意都不知道怎么做了。现在想想,盈利和继续扩大规模是一个悖论吗?显然不是。反而盈利可以激励团队和自己,对扩张还更有帮助。
2、财务规划。不需要记录每一笔自己的收入支出,只要记录各种投资、平台有多少钱就可以了。比如:债权/股权型投资、基金投资、支付平台和银行卡的存放。以及自己将要偿还的债务、房租等等。这件事的好处在于,可以看到自己手上到底有多少钱,流入到哪里,可以立即用的钱有多少,作为投资的钱又有多少。而且记录之后,就很少有大笔的冲动性消费了,你会思前想后这个消费合理不合理,毕竟要登记在案。
3、找靠谱合伙人。交朋友不再以情感做纽带,而以做事做纽带。也就是不是以情感驱动做事,而是以做事驱动情感。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改变因言废人和因人废言的情况,一切都是就事论事,不要在做事中掺杂太多情感纠葛。其实合伙人的概念很广泛。朋友是你一段时间的合伙人,挚友是你更长时间的合伙人,妻子是人生合伙人,所以慎选合伙人,选到之后,一切以做事合拍、舒心为最高指导。 4、承诺-达成。一个人的靠谱是靠积累的。原则珍贵不珍贵,在于遵守不遵守。我在很早的时候其实也像大部分人一样,重视别人给自己的承诺,轻视自己给别人的承诺,所谓“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对青年人的商业主要提几个建议:当你从事一个行业,熟练到自问:我为什么不自己做的时候,不要骄傲,很有可能你只是熟悉了自己手头的业务,公司有其他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你下定决心自己做的时候,不要着急,尝试着和其他岗位的人接触接触,特别是像我主要工作就是公司内部,而有的人一半是公司内,一半是其他公司,这些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机会尝试做他们的工作就更好了。当你有信心自己做好的时候,不要自满,不管你准备的有多充分,你都要怀疑自己有没有准备好的地方,这个时候不妨去试一试,反正年轻,总是经得起失败的,当然如果成功了,记得给我包个红包。当你没做好的时候,不要放弃,因为你应该知道,你这个时候,才是准备好了,我是说心理上当你重新出发的时候,我只想说:怀疑自己做过的事是不是做到最好,不要怀疑自己将要做的事能不能做到最好。
做事前先有个清晰的规划,没有规划就不掏钱。掏钱先想清楚回款/回报的速度自己能不能接受。谈话或打重要的电话前打个腹稿,尽量与同事商量下,对方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应对。公事不分大小一律记录下来,用一丁点碎片时间写几个关键词也好啊,回忆一件事情的时候,翻笔记本比抓狂到处问人优雅多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和邻居翻脸。别轻视政府部门的小办事员啊实习生之类的,要尊敬就尊敬他们整个单位。想了解财务或商品知识时,自己学习也是一方面,可以在谈话时向基层员工了解,他们讲的比中层要浅显易懂且不藏私,不懂得分辨哪些该瞒着你。你想让公司是什么风气,你就试着自己去带节奏,搭配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资经理会有奇效。防火绝壁不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