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学习和积累知识,但知识具有局限性、危险性和反动性,不要盲目的认为有了知识就具备了力量,与其消耗大量的宝贵时光去追求知识,不如在真善美爱诚信上多下功夫,因为真善美爱诚信才具备持久的力量,同时,在开发思维上下功夫,不要在背诵记忆过去的知识上耗费过多的时光和精力,不能顽固地用死的知识来硬套变化的活的现实。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著作《沉思录》中说的,一般在学校里,老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津津乐道的就是这句话,由此,学生们盲目地认为,只要学好了学校设置的课程,只要掌握了知识,毕业后就可以拥有力量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知识,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牙牙学语之时,我们知识匮乏,却天马行空,无忧无虑,光阴似箭,已经历经了风雨的我们,虽然能侃侃而谈,却又被认知所束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不自觉的去想到什么,天马行空早已成为了邯郸学步,天真无邪的时候多么欢快啊!
知识主要来自于感官,但是,弗兰西斯·培根针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特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之论说:“断定感官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是很大的错误”。这也就是说,用通过感观获得的知识来判断和衡量万事万物万象会犯错误的。
一个人具备了丰富的知识,表示此人具备了拥有力量的基础,但不管他拥有的知识多么丰富,并不代表此人有力量。比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图书馆本身并不具备力量。仅仅从储存知识这一点而言,人的大脑与图书馆无异。
持久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知识,更不会来自于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而是来自于真善美爱诚信,真的东西有力量,善的言行有力量,美的事物有力量,爱具有强大的力量,诚实的品质具有力量,守信的人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