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还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86万多平方公里草地的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历史上无数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国北方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昔日水草丰美的草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漫漫黄沙。特别是1999年以来,频频袭击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强沙尘暴使内蒙古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声势浩大地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深度介入环境保护。9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重视,制订了多项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建设项目,京津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项目、禁休牧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生态移民政策等等。然而20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20年的努力时,发现尽管环境政策更加有力,生态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环保投入不断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草原生态恶化的局势不仅没有减缓,反而还有增强的趋势。草原生态恶化的罪责究竟该由谁来承担:是山羊啃食草根树皮,对草场的破坏性大,是牧民贪得无厌、超载过牧?还是另有其人,为什么旨在保护草原生态、扭转草原恶化局面的林林总总的努力均不见成效,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北缘的一个荒漠化草原社区,综合运用共时性结构分析和历时性形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政治权利、意识形态等大的结构背景的影响下,作为行动者的牧民所采取的行动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意料之外的后果。
贡格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北、西南部,巴彦高勒苏木、克旗达来诺日苏木和达日罕乌拉苏木境内,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35公里,占全旗天然草牧场的18.8%。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303国道横穿其间,交通十分方便。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2′—117°57′,北纬43°20′—34°33′,总面积101900公顷。保护区南部与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东与三义乡、新庙乡毗邻;西与阿其乌拉苏木交界;北与白音查干苏木接壤。总面积480万亩,其中农田面积1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湿地面积121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9%;草原面积88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6.7%。
内蒙古草原有很多,但是草场退化是在太厉害了,所以现在草深,好看的草原不多了。目前草茂密,养眼的草原有下面几个地方:锡林郭勒东南角;东乌旗沿边境部分;乌拉盖地区,再往北就是呼伦贝尔了。还有一个地方很不错,祁连山草原,隐藏在祁连山深处;集白云、雪山、草原、大河与一体,非常具有观赏性,纵观全局看内蒙古还是经济还是不发达,毕竟地广人稀,各方面发展不均衡,虽然现在各个行业都在发展,仍旧还是不能脱离农业和畜牧业这两个发展方式,经济太单一,但是一些相对内蒙古个别地区发达的城市,原因就是矿藏,还是希望能多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