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大多谈论的是海船上的工作岗位,我来谈谈长江内河一带船舶上的船员工作岗位分配。
一、内河船舶的配置和海船的岗位配置相似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驾驶、轮机、后勤是主要的三个部门,这也是船舶上的主要工种。
驾驶部担负着船舶驾驶的主要任务。
轮机部主要负责船舶动力机器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提供船舶的动力。
后勤就不需要介绍了,船员吃喝的保障,是人就离不开的部门。
除了以上三个部门,以前还设置有水手部,但是随着船舶的发展,后来也精简并入了驾驶部,由舵工(加油工)兼任水手。
二、船员的晋升之路漫长
“老司机”是人们通常对行业有一定经验的人群的称呼,这也是当前特别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
航海这个领域,能担当“老司机”这个称呼的船员只能说真不容易,这一点在海员的任职上体现特别明显。
从水手到白皮三副,从二副到大副,从大副到船长,每一步都是一个坎,每一步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台阶。各种规定,各种公司要求,这一切都是缘于“责任”二字。为什么说船员看起来要比实际的年龄要老几岁,我想,这也是其中之一吧。
在船员任职方面,内河船员的要求要低于海员。
三、船员这碗饭,不是想吃就能吃
船员,它代表着责任、飘泊、危险和挑战。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特殊性,航海无疑是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之一。
工作性质使然,选择了,就不太容易回头。
以上几点,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但是行业的发展和未来,那也是很明显的。千人千面,没有好不好,我想,用合适和不合适来衡量也许更合理。
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你在下方留言,期待你的分享。
『航海家罗罗』公众号(ID:luoluo94666)你我都是大海里的一条小鱼,横跨整个大海,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世界上10000teu的CS不超过150艘,16000以上好像也就只有达飞马可波罗和马士基穆勒级别的几艘而已,p3没成立之前,这样吨位的船舶的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大了不少。就好比在互联网界,你显然不能拿一个谷歌程序员的一天和某三线城市的地区团购网站的程序员划等号一样。不过大体也差不多,只是世界上百分之99.99的船远达不到那个生活标准。那我来讲讲百分之99.99的 船上的甲板部成员。普通商船的甲板部成员分支持级,操作级和管理级。支持级:实习生、二水、一水若干,水手长、木匠各一名。操作级:驾驶员助理,三副,二副各一名。管理级:大副,船长各一名。
船上主要分为两个部门:甲板部和轮机部,在天朝国企的船上可能还会有政委这么一个奇葩的职位,貌似不属于任何部门,甲板部主要由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长各一人,驾驶专业实习生和水手若干人,大厨和服务员若干。轮机部主要有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轮机实习生和机工长各一人,机工若干人。船长对整个船舶负责,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每艘船舶都有最低安全配员要求(也就是在保证航行安全的情况下所需的最少人员),一般是14个人左右。但由于船舶营运以及日照保养需要,30000载重吨以上船舶实际船员人数一般都会在20人至30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