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Ⅱ)(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这是非洲最大的和最好的雨林之一,几乎完全被其自然边界德贾河所环绕。这个保护地由于生物多样性和多种灵长动物,而被特别引人注意。 德贾动物保护区位于喀麦隆南部高原的中心地区,面积为5260平方千米(526000公顷),是喀麦隆所有受保护的遗址中覆盖面积最大的一处遗址,同时,保护区在热带非洲地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贾动物保护区拥有丘陵、平原、河间地等多样化的地形,位于赤道气候区域内,属典型的亚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3.4度,年均降水量达1570毫米以上,德贾河及其支流纵横交错,水源异常充足。保护区内的土壤成红色海绵状,表面结构疏松,尽管土地比较贫瘠,但植物仍然生长繁茂。也正是由于林木茂密而少日晒,地表潮湿温热,常年覆盖着一层发酵的腐殖质层,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理想的天地。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贾野生动物保护区已经被列为森林保护区域,当时规定整个地区的绿化面积必须保持在25%以上。50年代起,法国殖民者将这一地区列为“德贾狩猎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大象、大猩猩、黑猩猩等动物,并且动用武力将保护区内的少数居民驱赶到其他地方。喀麦隆独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使这一地区成为野生动物的活动天地。
德加动物保护区拥有丘陵、平原、河间地等多样化的地形,位于赤道气候区域内,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3.4度,年均降水量达1570毫米以上,德加河及其支流纵横交错,水源异常充足;保护区内的土壤成红色海绵状,表面结构疏松,尽管土地比较贫瘠,但植物仍然省长繁茂。也正是由于林木茂密而少日晒,地表潮湿温热,常年覆盖着一层发酵的腐质层,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理想的天地。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加野生动物保护区已经被列为森林保护区域,当时规定整个地区的绿化面积必须保持在25%以上。50年代起,法国殖民者将这一地区列为“德加狩猎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大象、大猩猩、黑猩猩等动物,并且动用武力将保护区内的少数居民驱赶到其他地方。喀麦隆独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使这一地区成为野生动物的活动天地。
管在殖民地统治时期,德贾动物保护区就已经获得了而今的殊荣,但其“神圣不可侵犯性”只不过是一纸空头支票而已,因为工作人员急需为该保护区划定界限,并建立起互相监督制度,却生活与保护区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些变化,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人们丝毫未受到保护区现存状况的影响,继续泰然自若的在这里进行放牧、狩猎以及钓鱼等活动。UNESCO意识到了德贾动物保护区的国际价值,力劝有关政府部门对经营保护工作与沿岸生活着的居民所具有的活动权限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在伐木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同等重要的条件下,协调直接的经济利益与生物属种分异度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决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