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和成本因素。其实血常规这类普通化验对医院来说应该没有多少利润空间,人工、场地、设备、耗材、信息集成都算起来的话,医院不倒贴钱就不错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大型检查设备。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不成功,很多医院间存在设备重复投资、资源浪费、检查结果互不承认等问题。可是普通医院采购一台这样的设备的费用是天文数字,再考虑到维护费,如果没有足够的病人做检查,估计连设备成本都赚不回来。所以,一些规模小、病人不算很多的医院就动起了歪脑筋(当然无法无天的民营医院可能就更离谱了)。而一般大型综合医院就要稍微好一些,因为就诊病人多、检查要排长队,成本、盈利的压力相对要小很多。
世界上花钱买来最后悔的就是健康。虽然我是医生。就拿感冒发烧来说,当你头晕脑胀,嗓子冒烟时,你会觉得明天就好吗,是的话就不用去大医院看了,而是找个小诊所开点感冒药扛着。你选择了去大医院,也花了很多钱,当时的想法就是花几百把病治好就行。于是你花了几百,病好了,不头晕脑胀了,不嗓子冒烟了,就在想这叫吗痛苦,忍忍不就过去了吗!浪费了好几百,医院也真黑,乱检查,乱开药,告诉我回去喝水不就行了。可是当时要是什么都不检查,什么药都不开,你会说没有医德,不重视患者。
这个问题应该分解成两个:1.过度诊断;2.过度治疗。过度诊断又分为给患者进行没有必要检查的项目,比如不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的进行了。这些是医疗单位片面追求利益。过度诊断还指对某些疾病诊断过了,例如本来是癌前病变的,诊断为癌。形成原因复杂。既有医生水平也有怕担责任。过度治疗也比较复杂,有医生为了利益,也要患者自己要求进行。比如宫颈的低级别病变,可能药物治疗就可以了,最多进行锥切,但有些患者怕,一定要去子宫切除。过度治疗在国内非常严重。
我认为检查不属于过度治疗,但我一直认为医院挂水是过度治疗的一种,比如我孩子感冒发烧,镇上就是挂水,宜兴市里的中医院也是挂水,弄得免疫力低下,居然宜兴市中医院要我们住院,我当即拍板,到无锡市儿童医院,到了无锡儿童医院一顿大检查,然后医生把我带来的药看了看,说都不用这些服药了,休息休息就没事了。然后就没事了,再也没有严重的感冒发烧了。无锡和常州的儿童医院都是对挂水非常谨慎小心的,一般是不挂水
说到底,其实病人和医生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信息的差异,毕竟没几个人能给自己看病,就算把一堆报告给你,你也看不懂,只能医生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同样治好同一种病,医生帮你搂着点费用和敞开了治,确实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想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作为病人来说,最好的建议还是配合医生,毕竟生病难受的是自己,在这之外也只能祝愿大家碰到的医生都是医术好医德更好的了。
病怎么治是过度?怎么治不是过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我认为你德行就不太好。有非常明显的挑拨因素在里面,动机阴暗!我认为病人在看医生时首先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要把你和医生弄成对立面,要处成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比如最简单的咳嗽,他就分很多种,有的凭判断就很容易确诊,可有的就需要做一些检查。比如变异性哮喘咳嗽的确诊就必须要做好几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