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普遍社会问题,反映出我国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子女教育过分宠爱,导致现在年青人怕吃苦,怕受累,宁愿在家肯老,也不愿出去工作,宁愿在家享受,也不愿出去吃苦。这一问题应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引导家庭改变现存的子女教育问题。老人应该安享晚年,可放不下子女的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这对老年人的一生是不公平的,这一严重背离的社会现实问题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扭转这一局面,还老年人一个安享的晚年。
应该这样理解,目前由于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夫妻俩就一个孩子,再加上爷爷奶奶辈分的就有四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教育和培养都在满满的爱中渡过,不忍心让孩子受苦,也不想让孩子去奋斗,花钱都是父母等上辈人给供着,等到孩子到了结婚生子或买房买车的钱也都是父辈给弄好的。所以时间一长就表现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即时纠正的话,那么下一辈子的孩子就没了生存能力。
老人干活,年轻人养老。看起来很不可接受,什么毁掉的一代废掉的一代的说法满天都是,其实除了少数富养出来的败家子,懒惰成性啃老族外其他的还不是正正常常。只不过观念不同,以前生活艰难,吃上餐没下餐,习惯多干活多储存,有工作才有安全感,一份工作可以干几十年。年轻人没过过这种苦日子,没钱就去挣,有钱就去享受生活,工作常换,那个好换那个,压力不大,过的自由就好。
这种现象也不是绝对的,看人而论,要说那样的老年人在拼命,却让自己的成年儿女们在家养老,要我说也是这些老家长们贯出来的,他们把自己的儿女从小娇生惯养,样样事都不教他(她)们做,养成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行成了依赖性,这是属于引导方面和教育方面有欠缺,所以造成在外拼命的老人是个失败的老家长养了个失败的儿女在家养老,这怪谁?
现在的年轻人要求非常高,比我们更聪明,吾觉得在那个年代,从没考虑过一个月拿多少钱的问题,也谈不上埋头苦干,总而言之,在总装比下面的车间,玩的时间多,也没计较钱的方面,整个厂里,数总装最好玩。如今,年轻人干什么工作,钱第一位,工作是否轻松,又能多拿钱,想法跟我们不一样,给他们一点时间去考虑,总会给你圆满的答案。
有点道理,还是跟社会及大环境有关。老年人他们吃苦过来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吃苦了,就如种田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跟自己一样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似乎也是国人的传统,省吃俭用为后人留下财富,殊不知反而害了他们,他们没有了拼搏的动力,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一切都有人替他们扛着,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