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质上是一个不善于也不喜欢交际的人,但是一想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得跟人打交道,尤其以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更是如此。所以,我积极参加了学校里的一些社团和活动(并非学生会之类的组织)。虽然这些活动依旧没有多大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但是极大的拓展了我的视野。当你有机会接触到了某些企业的老总日常,目睹了类似于红警火箭飞行兵的装备,看见卓越的同龄人仍然在努力拼搏的时候,我想你肯定不会只想在场下默默地做一名观众,也再也没有时间再对一些日常性的烦恼做过多的计较。
计算过无数次机会成本,可是依旧会踏上着心中期待的道路。然后我失败了。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有理想、有志向,始终不会成为一个十足的经济人。已经看淡成败得失了,如果能再次回到择校的那个时候,我依然会选择这个学校,因为这才是我啊。被人认为自负也罢,不自量力也罢,彻底失败也好,几年之后,我也会慢慢地就忘记这一切了吧。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面对今后人生的底气,会有遗憾,会有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会自责为什么只差那么几分。可是,人生总是要向前的看的,青春的时候有足够疯狂过,这就够了。
总体来讲,去美国还不错的学校就读硕士,学术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我之前联系的学生,不管就读哪个专业,晚上十二点到两点多休息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学校每隔短期就有测试,学生们在测试前也需要拼命准备,努力获得好的成绩。之前的学生对那边的学术评价还是不错的,绝大多数感觉留学经历非常值得。在美国名校锻炼出的独立精神、抗压能力等素质,以及结实的优秀校友群体,对学生来讲都是获取知识之外的重要收获。
是一个你是否选择以青春为代价来增加今后发展机会的问题。你投入的是青春成本,牺牲了几年的潜在收益,换来的是以后备选路径的增加,而不是换来了成功本身。形象的说就是,读研就是你适当调低了地球online的游戏难度,但不代表你从此无敌,gameover的情况依然存在,碾压你的少部分人民币玩家依然会碾压并长期碾压你,想要逆天改命还是需要重新投胎。
为找工作增加筹码。首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别自不必说,保研和考研的差别在面试过程中也占据了一定分量; 其次,读研两三年时间你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技能,扩展了知识面,会以一个不一样的姿态面对社会; 再者,如果你没有想好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读研的两三年可以作为一个缓冲,你可以充分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找准人生方向。
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从我个人经历来看,读研两年让我认识了更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我才知道,原来我本科时候是多么孤陋寡闻,学问世界太大了,穷不尽的知识,还有周围一群优秀的同学,让我也不断进步。通过和外界的接触,两年时间我的社会经验也多了那么一点,对外界了解更多了,我想这对于个人发展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