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些无非都是一些老人的迷信做法,当初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是我大姑姐在这的。每次我儿子一打喷嚏,她就说“一百岁”,再打,就说“二百岁”。刚开始我是不说的,而且问她为啥那样说,她也不吱声。后来看她每次都这样,我也就跟着说了。反正只要对我儿子没有害处就行,说一说又无妨。
我也以为这只是东北这边的习俗,后来,我妹妹过来了。她也是我儿子一大喷嚏,就说“百岁”。跟大姑姐不同的是,她都是“百岁”,而不是“一百岁”、“二百岁”、“三百岁”这样的说。我还觉得挺神奇的,居然南方北方都这么说。而且当时我跟我大姑姐有点闹的不愉快,我妹妹肯定是向着我的,还跟我说,还三百岁,莫成个妖精了。反正就是瞧不上我大姑姐说的那话,觉得没有我们老家说的好。
像我妹妹和我大姑姐都属于那种有些封建的人,她们平时接触的也都是一些农村人或者是一些老人。所以对这些孩子出生之后打喷嚏啊,或者是晚上哭闹之类的,总想用迷信的方式去解决。比如说我儿子刚出生从医院回家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莫名的哭闹不止,当时用了好多方法哄都不好用。
我大姑姐就说是不是吓到了,用小米给他驱驱邪试试。但是当时我家里没有小米,又是晚上,也就没弄。孩子又哭了一会,可能也是累了,就睡了。之后就没出现过哭闹不安的情况了,后来也就没提过用小米驱邪的事了。
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迷信的做法在以后慢慢的都会被人们遗忘的吧。
因为老人大多比较封建迷信啊。他们觉得打喷嚏不是什么好事,为了让它变成好事他们就会在心里说服自己:打喷嚏是把身体里不好的东西都给喷出来。然后再把自己对孩子的美好祝福顺势送上,所以当孩子一打喷嚏的时候老人就会说“百岁”。我小时候打喷嚏的时候奶奶说的不是“百岁”,而是“大吉利是”。虽然台词不一样,但心理肯定差不了多少。其实表达的就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与对孩子的疼爱。
这就像我小时候身体不舒服吃药的时候一样。每次把药吃完,剩下的那些开水奶奶都是直接往门口泼出去(因为在老家,在农村),泼出去的时候嘴里总要念叨那一句:好了!(指身体)以后给美国佬吃!(我奶奶这里的“美国佬”就是一个指代而已)事实上我奶奶也并不是不知道说这些话没什么用,只不过就是想让心里有个寄托而已。
还有就是小孩子摔跤的时候。我们老家那里,小孩子摔跤的时候大多都不愿意自己站起来,然后等到大人去把孩子牵起来的时候总会在孩子摔倒的那个位置跺上几脚,同时嘴里还总是会说,让你绊倒我家小孩!如果是更小的小孩子,还不会走路的那种小孩摔着的话,老人除了跺地板以外,还会抱着孩子蹲在刚才摔倒的位置的旁边。用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拍一下地板,然后拍一下孩子的胸口,这样来回重复做几次,做的同时嘴里会说,孩子不怕,孩子不怕,奶奶/姥姥给你补胆。说是这样做了之后孩子就不会怕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半夜哭。
老人家绝大部分都是迷信的,特别还是在农村的那些。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真的觉得就是老人对孩子的爱的一种表现。
打喷嚏、疼痛感与发烧等现象都是“人体阴阳一体机能”维护保障自身生命的一种人体生命遗传本能,这种本能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自身所表现出的超群智慧生存能力是等同的,也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人类的这种本能如果持续降低,那么自身的健康水平也会同步降低,比如从不发烧感冒的人一旦患病就很可能会危及生命、无疼痛感的人一般都活不过三十岁。所以小孩打喷嚏说明小孩自身的“人体阴阳一体机能”这个生命本能的机能比较强,自身的健康水平也比较高,故老人会说“长命百岁”,这也是老祖宗不断传承下来的中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