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值得讨论。大家只是根据自身经验给出一些主观感受,对题主而言可能并不具备参考性。下面罗列一组数据。
据1898年(一百多年)以来青岛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0%;12月份最低,为66%。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青岛的湿度在全国城市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最大相对湿度只有73%,小于杭州。众所周知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宜居城市,总不能因为湿度大而否定这一点。所以说担心青岛地区(包括黄岛)的湿度问题其实是多余的。
青岛(或黄岛)真正的环境问题是海雾多,持续时间长,出现天数也多,这会给人一种湿度特别大的错觉,其实只要雾不转变成雾霾,对人体而言并无太大的影响。不过北方多年的雾霾传统恐怕是不会放过青岛。
讲真,虽然我们家不是你们口中洋气的海景房,但是我们住在海岛上,也算是北方一个发展比较可以的海岛了,确实,空气宜人,环境不错,但是岛上所有居民的通病就是——关节炎。风湿病,滑膜炎,这是岛上居民因常年一辈子住在海岛上导致的,我妈本身就是重度滑膜炎,走路极其不方便,为什么说这是潮湿导致的,因为同样病情的亲人搬到城市中之后,就修养好了。所以我靠近大海住着实会有一定的弊端。
森林适合居住,海边不易居住。首先:森林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不说空气清新,单说氧气及负氧离子对人体就是最好的保健,其次,对于老人,不适合住在海边,青年也是。潮湿及海风的危害不说,相对氧气比正常会稀薄,也是经常吹海风的原因。
本人父母在黄岛有房,之前也是为了养老用,打算卖掉。我在黄岛上学的时候也住海边,所以还算有话语权吧。其实老人住受不了海边的潮气,最好隔一两条街比较好。既然大家都知道海边潮,为什么开发商要建别墅呢。你想想别墅是针对哪种客户,资产500万以上吧我觉得。所以他们买别墅要的是偶尔来度假,就像加拿大的湖边小屋。另一方面也是投资用。所以海边建高层想买给老百姓是不好卖的。再者,海边捡起来的高层会挡后面的房屋视野。所以海边一般都是别墅,针对的客户群比较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