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漂往深圳的一员,不是往北的北漂者,但是同样是离家的漂泊一族,道理也是互通的。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愿意漂了。
首先,会很想家。
我是大学毕业就到了深圳,一开始对于大城市的向往在第二天就消磨殆尽,因为真的很想家。想念家里的床铺,想念家里爸爸做的饭,想念家里左邻右舍的朋友,想念家里边随便呼一呼就有人陪着压马路的快乐。因为刚到深圳,几个人合租的房子,没有柔软的床铺可以睡觉,每天起床身子都硌得生疼。主要的是,没有人会做饭,我们连锅碗瓢盆都没有。没出来之前觉得,这些东西都不是需要的,只要找到房子就好了。可是来了之后才知道,我们的钱有限,为了生存到找好工作,我们不能住拎包入住的公寓,我们只能租民房,还是空房,什么都没有,全部的生活所需都是自己添置,这个时候,要多想家就有多想家。
其次,因为距离而亏欠父母。
在后来的工作生活里,经常会遇到很多事情,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都想念家里,可是会发现,那些你想与家人分享的喜悦都因为距离而变得揪心。特别是在年迈的父母生病的时候,想家就是泪流满面的事。记得有一年妈妈生病住院手术,因为自己在深圳,那会儿还没有火车和高铁到我们城市,只有大巴车,所以根本来不及回去照顾入院的妈妈。晕车吐到脸色苍白的回到病房里,妈妈刚好麻醉醒来,她还心疼我的奔波。很多时候说想要回去,可是又因为工作感情等等原因,始终没有回到父母身边,实在觉得满心亏欠。
最后,可能会因为远嫁再也拉不近与家乡的距离。
我的对象是个广东人,与他交往父母是很反对的。只身一人到深圳工作,对于我回到家乡父母还有着莫大的期盼,然而如果与他结婚生子,那么,就像是给他们下了一道圣旨一般,对于女儿的归期,将是个遥不可及的遗憾。虽然现在的交通很便利,可是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本该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女儿是不会离他们太远的,即使出去闯荡,也终会舍不得离他们太久,总要回到他们身边的。再加上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出远门也不太现实,吃力而又心酸。而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加起来的假期其实也不少,可是要知道这些假期不过都是零零碎碎的,只来得及陪父母吃个饭就要回归忙碌的生活而无暇顾及他们的落寞。那个郁郁葱葱的家乡,也会在所谓后半生的归途里渐行渐远。
再给我十次机会,我也不愿意北漂,真的,我是真的害怕北京那飞快的节奏,那车水马龙的堵车场景,还有那排长队做地铁的情景,每一场画面浮现在脑海中,就像是那种快进的节奏,思想上就用这么重的负担,更别说自己真正过去的承受能力了。
其实我没有在北京发展过,更没有想过去北京发展,只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去北京出过2次差,感受了北京的那种发达城市的氛围,感受到了那种心跳加快的节奏,我不在那里工作,但是坐地铁时,看到那么多奔跑上上班路上的行人,真的就感觉到了内心的恐慌和神经的紧张。所以,在心里我也暗自庆幸,自己幸亏是小城市的人,幸亏在小城市工作,不用有那么大的压力,不用住北漂的阴冷潮湿的地下室,也不用担心屋顶漏雨之类的,真的是忽然感觉自己也很幸福,是不是看到这里,感觉我是个毫无任何抱负的人呢,不过说实话,我真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的性格,不喜欢太强势,钱不在多,只要够花的就可以,而且我也对理财没有任何的投资概念,只要是工资按时发,买东西卡里有钱,就没有其它要求了,当然,我也不是个购物狂,只是偶尔逛个淘宝,买点优惠的小物件。所以说,我这种心态,是注定去不了大城市的,而且也适应不了那种紧张,毫无有序的加班加点生活。
同时,也真心的为北漂的同志们点赞,能够去北漂,就说明勇气更强大,意志更坚定。我称之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北漂青年。其实,北漂可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那没有想的那么艰难,就看你自己是如何运作你自己的人生。
会
有人总说在大城市奋斗还不如回家,反正也买不起房,还累,回家多好,房子便宜,找个好工作,结婚方便,再买个车,妥妥的本地小开。我只想说,真是想得美,小地方工作更难找,而且更依赖关系,没背景,能力再强,学历再高一点用没有,但是在大城市至少还能有所发挥。就拿我家那么偏僻的地方来说,我一同学,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高考620分,回来都进不去本地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排队等吧,又等不起,拿钱进吧,又怕打水漂,家里还不想让内向的弱女孩一个人在大城市,很是纠结。所以说,那些觉得回家就能活的好的就别自欺欺人了,在大城市至少工作好找些,回家不啃老你都得饿死。
“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凑够25个字以上
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