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法律,很多人就会有严肃的、公平的、公开的感觉。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子的,就像有一句话说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这样的公平公正,冷酷无情。那我们就将法律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道德标杆,这样我们的社会是否将变得更美好呢。
错,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律所代表的是道德的底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照法律的标准去为人处事,虽然这个世界会变得有秩序,但是人和人之间就会变得冷漠无情了。其实很多事情在法庭上能够得到胜利,但是在道德修养上就说不过去。
前段时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将共享单车的锁卸开,骑着共享单车在马路上逆行被撞到,死亡。其父母向共享单车公司索赔500万。个人觉得这样的行为就是在无理取闹。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好好的看管和监督,然后出了这样的事情,却去责怪共享单车公司,简直不讲道理。我这样说有很多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人家的孩子都死了,我还要这样指责他的父母。仔细的想一想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去猜一把锁头,不可能是一两分钟就能拆得开的,这么长的时间父母都没有发现,这难道不是父母的问题吗?
而且请各位理智的想一想,人家共享单车公司错在哪里了?站在共享单车公司的角度,我把单车放在路上,给行人提供了方便,就因为父母监管不当出现了事故,我就要进行赔偿,这就是躺着也中枪,真让人很无语。
当发生违法和不公平的事情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自己,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动用法律,我们不能用法律来寻找他人承担我们自己的错误。
法律必须依道德规范为基础,将道德要求法律化。道德无小事,必须让违背道德行为付出代价才能规范社会秩序提高人的素质。所以我们要杜绝现在这种让好人吃亏,让无德之人嚣张的自觉遵守模式,要建立法制化道德规范,让那些无德之人无法立足。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高素质的文明社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它是我们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
通过学习它,首先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人生目标,学习目标,
生活目标,得有理想,有科学的理想!因为如果说生活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浸于急流之中.
思想道德修养,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作为学生的某一个阶段学过的一门课程。我觉得思想道德修养真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的问题,包括我自己,我是一个非常中庸的人,并不极端,自我感觉三观应该算是蛮正的,但有一点做的不好的就是,我是一个非常好胜路见不平又急性子的人,经常在微博跟一些三观不正的人撕的不可开交。
举个例子吧,前段时间非常火的,某地某大学流露出的所谓的“环卫工涉水背大学生事件”这件事情配上这么引人注目的标题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评论几乎一边倒:“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巨婴”“大学生素质差”“90后垮掉的一代”而我说了一句事实有的时候也未必是眼见为实,几乎被喷了三天三夜,有很多人骂的很难听,也有很多人质疑我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其实我只是觉得网友们太过分了些,流传出来的照片首先是学生和学校后勤处的工作人员。可以看到每一张照片大妈和孩子都是笑着的,现场的气氛应该是温馨而和谐的。
退一万步,我一直觉得学生做的不对,但这个错误不至于被网友们人肉,影响到正常生活。就连大妈也都通过采访声明,是她们主动的,就觉得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请大家不要骂这些孩子。可惜没人听,那些学生被打电话谩骂恐吓,很多人打着正义的旗号说“为什么不心疼别人的父母”却不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心疼别人的孩子”明明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很多人不懂。
而被网友们人肉后生活严重受到影响的一位男同学,最终选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我所支持的,造谣是犯法的,很多网友杜撰了事实真相给别人造成极大的不便。当我们在生活中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上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做一个有教养有修养的人,然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