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程序员这行的大家都知道, 睡的都很晚, 加上我们工作的是外企, 经常要和国外的同事在晚上有沟通. 所以睡的就越来越晚, 同样起的也越来越晚. 我的女儿一岁半, 每天都是晚上9点睡早上6~7点就起. 孩子奶奶和妈妈属于早睡早起的人, 所以经常是孩子醒了后她们会带着孩子到外屋去玩, 让我再睡会(因为我那个时候可能刚睡4个小时). 起初孩子总是闹着要找爸爸玩, 妈妈或奶奶就会拉着她说爸爸要睡觉, 爸爸工作太晚了, 让爸爸再睡会, 然后把她拉出去并把门关上. 她还经常会玩着玩着自己跑回来拍我屋的门, 并喊着爸爸。
现在她长得越来越大了, 一岁半的她已经可以自己够到门把手了. 今天早上她照常起的很早, 但是我因为要赶火车所以也准备起了. 结果奶奶带她出我的卧室时她竟然回手要帮我把门关上, 并说了句"爸爸睡觉". 那一刻我心里真是五味陈杂, 虽说这代表我的孩子在长大, 同时也代表她已经默认了爸爸这个时候不能陪她, 爸爸需要休息. 当时我赶忙爬了起来, 说"不用关门, 爸爸起来了, 爸爸起来了". 她听到我这么说赶忙拿起门口的拖鞋(我们家不穿鞋进卧室)跑向我并说着"爸爸, 鞋. 爸爸, 鞋", 我赶忙穿好衣服站起来去接她给我拿来的鞋子, 穿上后跟着她走出了卧室. 那一刻她很高兴。不过这一天我需要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 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继续跟她玩了..... 我很无奈, 陪伴是孩子所需要的, 这我懂. 但是物质基础却是这个家需要的. 我们不是追求富贵发达的人, 但求的只是在这个什么都难的社会上不要太艰难的度过一生, 并给子女一个良好的教育避免他们以后祸害人间就行了. 但这些都需要物质基础, 而在陪伴与挣扎生活中取舍的时候, 往往也是容易让孩子感到被忽视的时候吧。
我女儿还小的时候,刚会搭积木。那天我在屋子里工作,门关着。她搭了一个小房子,一摇一摆地走到我门口,想把小房子给我看。可我正在跟客户通着话啊,不敢得罪人啊,不敢开门啊,只能一边继续聊天一边用胳膊肘抵着门,不让她打开。她推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然后我听到门外传来哗啦一声。是她生气地把刚搭好的小房子摔烂了。过了一个小时我才结束,立刻开门抱她,帮她捡积木,求她重新给我搭一个,她都面无表情地无视我,小脸上依稀还有泪痕。我知道她现在早就不记得这件事了,可我一直记得。记得那种抓心挠肺的疼。那时候是真惨,自知没有任何靠山,谁都不敢得罪,只能得罪自己闺女。现在好了,要是我工作的时候她再推门走进来,我都会大大方方地一把抱起她,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跟电脑那头的人介绍说,这是我女儿,说声你好吧。
眠眠四岁的时候,我们过年带她去奶奶家玩,小表弟比她小一个半月,俩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闹起来哭了。我怕亲戚有意见,赶紧抱起来哄,不哭了不哭了,是姐姐不对,舅妈帮你说她。眠眠一直没哭,也不说话。回家路上她特别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今天是弟弟要拿我的牌牌(我给眠眠定制的姓名牌,别在外套内侧,上面有我和老公电话,防走丢的),我不给他才哭的。我没有做错什么,是妈妈说,牌牌只有找不到你们的时候,才给大人看的。为什么妈妈什么都不问就说是眠眠错了?最后一句让我突然说不出话啦,看着她硬憋着眼泪的样子,我赶紧把她抱起来,她在我怀里大哭,不停重复,为什么妈妈什么都不问就说我错了。那一刻我后悔的要死。后来不管眠眠在幼儿园老师怎么说,我都会蹲下来问她,眠眠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了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