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家里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几乎接触不到音乐,正是农村你一句我一句流传的童谣伴随我长大的。在我脑海中,有些童谣仍然记忆犹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关上门,堵上窗,出溜出溜吃面汤,你说爹娘悲伤不悲伤。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农村童谣是我们儿时的启蒙教育,相信这些童谣永远不会过时。
我老家的三合院老屋早已被拆迁了,我的童年就在那里渡过的。老屋流淌着故事,童谣伴随着我长大。只要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偶尔听到小娃儿或闲来无聊的老太婆吟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到螃蟹洞里歇,螃蟹把耳朵夹个缺;杀个猪儿补不起,杀个牛儿补半截”的童谣,我记忆的闸门就倏地打开,往事将我带回那童年时代。在我熟识的童谣中,很多仍记忆犹新,一首首伴随我成长的童谣像潮水般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小时候的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最喜欢熊家婆的故事。讲的是在一座山上,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家中有父母,是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一天,父母要外出做事,留着小女孩和弟弟在家,妈妈临走前告诉小女孩,妈妈他们走后,外婆会来照顾他们姐弟两,在家要锁好门,等待外婆来。
我是云南人,就说说我们云南有哪些童谣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躲猫猫拿耗耗,老猫不在家,耗子出来钻泥巴。咯愿啦?(躲好没有?)愿啦!(躲好了!)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匹马,买把刀走进城门挨一刀!揍揍包揍揍包你出锤来我出包,输了支着弹脑包。弹脑包数脑包。头上长出大包包,你一包我一包。弹得头上大包包。
天拜拜,地拜拜,太阳出来我晒晒。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小鸭子,一身黄,扁扁嘴巴红脚掌,嘎嘎嘎高声唱,一摇一摆下池塘。小青蛙呱呱呱,水里游岸上爬,吃害虫保庄稼,人人都要保护它。逗、逗、逗虫虫,虫虫咬手手,芝麻瘪口口,兔子吃豌豆。
印象最深的就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打棚,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