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老人的一种补偿心理吧,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洗净铅华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对很多事情也就没有了当年的执著,而条件好的孩子,老人自然是不用担心的,因为他们明白就算去操心他们也是白操心,反而显得自己没用,可若是条件差一些的孩子,从帮扶他们的程度上可以看到孩子对自己的需要,也是一种变形的补偿机制的建立。
对于老人老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不过老人觉得孩子应该都一样,不能一个富有,一个贫穷,所以老人总是会尽力帮助那个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孩子,希望这个孩子也可以过得好一点。
这个问题想到了《都挺好》中的苏明成。当时受妈妈的疼爱导致他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自我没有担当,后来也为此付出很多代价。所以老人适当帮助儿子可以,但是溺爱只会给他带来长远的麻烦。
首先,老一辈人在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愧疚感,他们认为孩子的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年轻时的没有能力和贫穷。故在自己年老,生活条件因为退休金有所保障的时候,会把这种情绪集中地在自己相对条件差的子女身上表现出来。
我觉得老人家家里条件最差的孩子,这是老人放下不下孩子的原因。
我当初我爸爸的时候就经常受到我爷爷奶奶的疼爱。因为我爸爸是全家中最小的,而且我们家的条件也是一般。
所以在小的时候经常奶奶会给我们加钱,会照顾我们家的生活,
父母爱孩子很正常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过的不好,生活条件差,就多给一些爱给孩子,帮他们解决一下家庭困难,不然看着心疼,心里也过意不去,感觉对不起孩子,没有把他教育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