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是七八月份,正好是暑假,学校闲置,我们第一天到的时候就是安营扎寨,整理物资。小学四周是山,吃水紧张,学校在放假之前断了水,所以,我们做饭之前要去村子里打水。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第一天,安营扎寨好,炊事班要做饭,我带着几个新兵出公差去村子里打水。走到离学校最近的一家农户,我敲门“老乡,有人么?”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是位大娘。我说明情况后,大娘操着浓重的河北口音说“中,打水,中,打吧打吧。”我摆手招呼新兵去井边打水,突然大娘说,“孩子,水井不中啦,电机坏了,抽不上来了。”大娘尴尬的笑了笑,用手指向了堂屋屋山西头,“恁要不嫌脏,这边水窖的水你们打一点吧”我示意新兵去打水,然后和大娘攀谈了起来。原来,大娘三十多岁的时候丧夫,没有子嗣。孤寡老人,没有社保。一个人就靠着家里几亩地过活。说话的功夫,新兵打好了水。我示意新兵先回去,然后告诉新兵,告诉排长情况,把班里的人多带几个过来,带好打水工具。不一会儿,我们排的新兵都来了,我起身列队: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任务:用随手携带的打水工具,在其余老乡家里打水并装满大娘水窖!时间:半小时。解散!大娘一直说谢谢你孩子,谢谢你。
当时是负重三十五公斤加战斗着装奔袭三十公里,回到营区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冬天天黑的比较早,当时下着小雪加着小雨,也不算雪吧就是那种很小的雪粒那种,风很大,雪粒打在脸上很痛。 因为刚刚奔袭回来身上全是汗,背囊防弹衣头盔卸下来浑身热气腾腾的往上冒。我们站在训练场上清点人员装具准备开饭,这时候刚好政委路过。政委看到一群雨雪里冒着热气的我们径直走到队列面前,刷的一个敬礼,定了很久才放下(标准的队列动作)然后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在这么艰苦的天气环境下开展极限训练,云云。总之就是鼓励这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说着说着政委下口令:全体都有,向后转。然后指着山那面的市区灯火说:看到那片灯火了吗? 那里为什么能够那么安静祥和? 为什么我们却要在这样的天气里拼搏?因为正是有了我们这样的拼搏才有了那里的安静祥和!我们虽然不能回家,但是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回的了家,我们一家不圆万家圆,我们是为人民站哨!为祖国守岁!
冬训拉练,晚上住在村里的小学校里,早上起床准备赶去下一个集合点,学校的校长和几个村民端着一盆子煮鸡蛋在门口等着我们。连长和指导员连声感谢,说不能要群众的东西,一个老大爷给连长说,拿着吧,我们当年也是这么送八路军打鬼子,后来送解放军打老蒋,这是我们村的传统!连长拗不过,只好收下。校长拉着我们指导员,问能不能给学校的孩子们升次国旗,孩子们都是第一次见解放军。指导员连声答应,没问题!全连列队! 那只是一个很小,而且有点破旧的操场,中间是一个水泥台子搭的国旗台。50多个孩子,带着红领巾,用充满敬意的眼光看着我们这些穿迷彩服的解放军蜀黍。那一刻,这个兵当的真是值!
车队驶入都江堰,看见有人一边转身往回跑一边大声的喊,解放军上来了啊,有救了啊。如果没有地震,日子必然就这么按步照般的走下去,外训结束,拉回单位,继续训练其他科目,然而地震就这么来了。九年前的那个日子,很多人和我们一样,有告别了家人准备上班的,有还在休息的,也有早早走进教室准备上课的,然而地震就这么来了。称我们为英雄,被感动,或流泪。其实这只是应该做的,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呼,从来不是这支军队自己喊出来的口号。
火车站怕出事那年。我们被派去在某火车站执勤,一名当地醉酒中年男子拿着一瓶白葡萄酒在站台闹事,后与人发声争执砸碎了酒瓶有乱捅人的倾向,刚好被我们巡逻组一个战士发现了,上去一下就放倒。周围群众鼓掌叫好,大喊人民警察好样的。可是我们真的是武警。总之经历过的事情还很多,觉得自己被当初的一句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给洗脑了。这样也挺好的,但愿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光荣光荣,中国武警。
还是学生的时候,一次公差出学校,干完活回来当然是列队带回啦,估计是大家都觉得毕竟是在校外,要走好点,可不敢丢了我军的脸。走着走着,过马路,执勤的两交警同志立正敬礼,带队干部回礼。正巧还赶上一帮子小学生下课,好多红领巾朝我们敬礼!当时就有点激动了!估计带队干部也是好久没这么自豪了,起了首歌,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当时路边好多人驻足鼓掌。当时就觉得这身军装为了他们也穿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