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于享乐,难有上进心。很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开始没有好好自制的大学生,到了大三大四依然是像大一那样,能逃课就逃课,考试能过就过,不能过想办法过,抄袭,替考……层出不穷。而且,到了后面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因为已经习惯了。他们从经过高三那个高压阶段开始就没有真正的做自己,只是一味地放松,安于现状,安于享乐,很难再有上进心和上进精神。这种放纵一旦开始就很难挣脱,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刚上大学的时候很迷茫,因为当时身边的人都很强,突然换了个环境,突然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比如当时大一的时候宿舍里面的人学习都特别努力,经常早上一睁 眼人就不见了,他们都去学习了,晚上到熄灯才回来。我的学习跟他们比根本赶不上,有点自卑。后来我慢慢调整过来了。他们学习比我强,但是我户外比他们强 啊。他们也有不如我的时候,所以我现在也找到自我了,也就不迷茫了。
以前对自己各方面,表达能力、语言能力都挺有信心的,但是到美国之后,发现跟母语者比起来还是差很多。他们读很多书,说话都是引经据典,中国人喜欢抒发自己的观点,扯一扯。他们都是说某个人,在某本书里面是怎么说的,我也没有听说过那个人,也没有听过那本书,这就是受挫的来源之一…以前都是比较好的学生,到那以后,瞬间就成为了最差的学生,不能说是最差,就是底层的学生。
其实焦虑很正常啦,大学里面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你有时间来试错,慢慢改变就是。你在焦虑说明你还有希望,既然焦虑就去做。看看书充实心灵,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经验,学会打扮自己,不要认为外貌不重要,清爽整洁给人舒服的感觉会给你加很多分。练一手漂亮的好字,坚持运动,慢慢优秀就不会那么焦虑啦。
大学就是社会的缩影,人际关系处理,自身能力提升,知识丰满,技能储备,为以后踏入社会承担自己责任做准备。虽说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是优秀的。平和的心态做好当下之事,奋斗的年纪不要贪图安逸,未来还是很美好的!
我认识的人都是刚进大学的时候比较焦虑,可能是因为我身边的同学都不是马上要就业的人,在找工作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可能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大家的经济状况都还可以,就不是说我要为家里赚钱,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