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和追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会戳中心理上的G点,从本质上讲也是人的一种需求。你也很难说这一定是一种心理疾病,大多数的追星行为都不应被归入那样的范畴。不过确实,追星相比追梦,其进步性是远远不足的,也往往不会引起自我完善的行为。因此,它相对来说是一种纯粹的需求,就像看网络爽文那样的需求。有时,追星和追梦会有重叠之处,追梦也常常是有偶像的嘛,而你的追星对象同时也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他身上有你想要拥有的特质。在这种情况下,追星也是有其进步性的。然后说句题外话,和其他人不同,我追的梦,想成为的人,不是靠某个偶像所拥有的特质,而是靠我不想成为的人(同龄人)的特质的反面一点一点拼凑起来的。所以现在的我感觉和同龄人打不到一块,感觉这也算一种不追星的劣势吧。
我桌子对面有一个同学,是某C姓女星的脑残粉,凡是有C的消息,他必闻风而动,国内各个地方的演唱会他必到,大老远的打个高铁打个飞的去接个机再回来都是很平常的事。经常找他找不到,得到的答复基本是去了某地接机/看演唱会。他还是女星某粉丝吧的吧主,有近百个小号用来给支持偶像,打击其他与偶像产生摩擦或者存在竞争的其他明星。有一次他特别自豪地给我们展示他的一堆小号,以及他利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粉丝去人肉那些发布不利于C女星言论的人,名字,通讯方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甚至扬言要给人家的父母发骚扰短信打骚扰电话,有这么一种人,追星到失去理智,失去最基本的是非观,打着支持维护偶像的旗号去侵犯他人隐私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心惊。
金星说追一个明星要看她给了你什么。我追星也有年头了,就真的好像是自己的亲人那样,有时难过,有时委屈,更多的时候是开怀大笑。也许偶像的一张美图可以让你一天都有活力,偶像的一个眼神可以让你觉得现实生活的事算什么,当然,偶像出席一场活动或发张杂志/海报/专辑就能让你吃一个星期的土,搞得生活作息严重混乱。脑残粉,私生饭的事迹一场又一场的发生着我也只能是无语。但我的生活有了动力,有了向往,有了理想,有了 奢望 ,即使我们都明白荧前的她也许并不是最真实的她,爱豆拿着我们的钱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挥霍着,不花一丝一毫。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出去参加一个志愿活动。认识了一个追星的妹子。聊天中知道,她来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她喜欢的明星-王源。周末早上6点就要起床,赶两个小时的车程去参加一个活动,只是为了她喜欢的人。如果我从陌生人口中听到这件事,我会觉得这个妹子有点疯狂。但是在接触后才知道,她只是理智的去喜欢一个人,为了这个人,去改变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突然觉得,追星没那么糟。至少她还有信仰,前进的方向。我很喜欢一个明星,却从不去追,连他的微博都曾一度打算取关。只是在看到他的自拍时,发现他老了,没舍得他掉粉,就想僵尸粉一样,一直关注着他。直到,我在b站上看视频,无意中看到他新录的彩蛋,他出场的瞬间,我激动的眼眶都湿润了!我像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追星。
我今年26岁,从读初一开始喜欢周杰伦,因为追星也狂热过,但没有做过特别疯狂的事,除了翘课去和小公举见面,像现在的小姑娘追星追得要死要活,离家出走省饭钱买专辑看演唱会,给爱豆过生日这种事情我是做不出来的,第一觉得没必要,这么做了自己的偶像又看不到,第二ta也不会愿意看到小粉丝们为了自己饿着肚子吧,我这种呢已经是过了狂热的年纪了,在心里默默的关注着,为了他的幸福快乐也暗自高兴,也不再在不喜欢他讨厌他的人面前疾言厉色(周老板现在应该是正面教材了吧,哪会有人真的不喜欢他)有时听到哪里在放他的歌就有种说不出的舒服,他是如此的有才华,有能力,有爱心,有智慧,把他像个远方的亲人一样关注着,祝福着的我,也非常非常幸福。
追星,我感觉应该是追“美”,这种美有些是内在的,但更多是外在的浮华。这本就是主流价值观,还存在欠缺的时代,但凡有能力有专长之人,必然让人敬重,但是他的这种专长、能力,对推动人类发展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还是仅限于填补人类暂时的精神空虚?我感觉这两种难以比较,但我们应理性看待。还记得在大二时去校报编辑部帮忙,主编与我们闲谈文工团改革之事,主编道:“在文工团里唱个歌儿、踢个腿儿都能成将军,院校搞科研的老教授、在基层流血流汗的干部战士,干一辈子都难成将军,主编当时越说越气愤,脖子以上都变得通红。至今想起来,都感到他的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