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节省的日子是在高中,高三去外面的培训学绘画,整个学期都在画室,所以吃饭只能去外面吃快餐,那时七块钱一份快餐,两素一肉,分两份吃,中午和下午,下午的都冷了,早上买五毛钱一个馒头,舍不得买一块钱的豆浆,学画画真的花很多钱,家里有个务农父亲,收入不是很高,父亲想多要个孩子,就娶了一个下半身瘫痪的女人回来,吃喝拉撒全是他自己照顾,平时爸爸买的东西都是挑最便宜的买,有时爸爸买水果回来,女人嫌弃烂果,就经常跟他娘家到处说我爸的不是,说我不懂事,她娘家人多,我爸只有我没有任何亲人了,不敢得罪他们家,只有我看到我爸的苦,我不敢跟我爸要钱,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吃舍不得买,上了大学就更这样了,常常饿肚子,怎么熬过来的现在想起都会掉眼泪,现在好了,自己有工作,有孩子,慢慢的,从舍不得到想要什么吃什么都愿意掏钱。只是我还没来得及孝敬我爸,他就病逝了。
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穿越火线这个游戏刚开始时候特别流行,每个同学都很痴迷于这个游戏,每个大学生家里头最多一个月给一千块钱就很好了,那时才2004年,但是穿越火线游戏里面的一把枪最便宜的一把就400多,虽然这么高的价格让很多同学都止步了,但不乏一些特别喜欢玩游戏的同学,而且家里也不怎么富有,为了买游戏里的道具就开始省钱,一袋榨菜一个馒头,现在想想都太可怕了。这种省钱的方法是我们都不提唱的,如果让他的父母知道这种情况估计会心疼死。
上午十点吃俩菜包子,然后就上班,等到下午五点左右吃一顿麻辣烫,只挑菜给老板煮,也就一小碗,之所以吃麻辣烫是因为送烧饼。穿的都是动物园买的,那时候坐地铁2块钱,休息了就去逛逛。护肤呢,就是厚着脸皮找专柜姐姐蹭小样还有试用装用。后来不那么紧张了,也保持了好的习惯就是买东西只买必需品,装饰型的几乎不买,护肤也是只用适合自己的。
没钱换乐器,有一年用家里给的学费买了电吉他。学费就欠着,毕业后才还的。学校东门有个废弃的工厂,农民在那里搭建了石棉瓦房,我租了一间,电费免了。这个房租占用了生活费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一半用在音乐上,最后三分之一用来吃。吃什么呢,菜是吃不起的。我买了一个电炉子,用免费的电煮稀米饭,还买了一包盐用来调味。
现在就是最穷的时候,没想明白为什么自己当初要来外地工作,明明可以在家安逸地生活,可能是对大城市的不甘心吧。牙疼去看病,牙髓炎,掏了1000块钱,公司试用期没有社保。全身家当10块钱,还欠了同学100块。两天就吃了三片面包,请了假还不知道下月底能拿多少工资。
我最穷的时候大概是初中“三年困难时期”,早餐刷牙时灌几口自来水(高露洁味的)或者买个肉包子,只吃皮,馅挑出来,留着中午拌饭吃。中/晚餐五毛钱辣条拌饭或者吃一块钱三包料的泡面,光吃面,汤留着下一顿泡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