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由每时每刻的活动组成的,不管做什么都是在慢慢的活着,度过自己有限的人生,农村老人从小就是勤劳苦干的人,老了虽然没有多大的梦想,但是干活也是自己的生活,干点活,自己身体出点力对身体好,也充实,习惯了干活,干活也是自己心中的一种乐趣,自在。
一生中经历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艰难困苦时期,过着吃过糠、咽过菜,衣不遮体、饥不饱腹和商品极度短缺,主副食品及日用工业品凭票供应的日子等,太多的生活磨练与考验,养成了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美德。
农村的老年人,他们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美德,既锻炼了身体,又创造了一定的财富,还为家庭相应地减少了负担,这是值得每个年轻人学习和尊敬的,我们也应当为农村的老年人,善始善终地劳动热情而点赞!
农村的老年人,多数都是40后或50后出生的人。他(她)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受传统的家庭教育和生存环境的考验,靠种庄稼,养殖家禽家畜维持简单的家庭生活。
在农村,除非身体不好的一部份患者,所有老年人,都有一双闲不住的手脚,同时也有着各自的打算,总而言之,一切为了儿女孙辈。
因为他们以劳动为乐,已经形成了一种劳动的习惯,如果无所事事,他们就会不知所措,浑身不舒服,也就是没有目标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