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慢要分情况,比如你是搞科研工作的,当然需要慢慢来,但如果你回到家做三个人的晚饭从6点做到9点那就不行!如果自己的动作实在太慢,在团体活动中你就得比别人提前准备,出门旅游动作慢你就得提前起床,我觉得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怎样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就OK了!习惯不好改,不做影响工作和影响他人的事就是好孩子。
我的女友,是个急性子。但她对我的慢性子没有任何意见,原因很简单:我写字比她慢,但我一定写得更工整;我收拾屋子要多花一半的时间,但一定会把所有地方都整理得一尘不染;我们出去旅行,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收拾行李,但一定不会落下任何东西。
看效率。假设一小时,回答了二百个问题,而只有90个答到了点子上。同样一小时,回答了一百个知乎问题,而有50个答到了点子上。你会觉得慢点好。有些人慢工出细活,有些人又快又好。
我绝对算得上是个慢性子的人,做事情永远都慢吞吞,没少被我那急性子的爹责怪。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我虽然要花上比别人多的时间,但我一定做得更好。
做事时间长些,没关系,保证做得棒棒哒,超出你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堵住别人的嘴。但你如果只是在单纯地浪费时间,拖延症晚期的话,还是改改吧。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古人云三思而行,说明思而后行有一定的道理。当然如果是有意的拖沓,磨蹭这不属于思的范畴,故因事而论,因人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