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认为亲家还是保持一点距离比较好,这样不光不能关系疏远,反而更有利于家庭稳定。因为亲家站的立场是不同的,婆媳关系本来就不好相处,言语行事容易产生误会,如果亲家经常见面,有时同样话由于角度不同,理解起来也是有误会的,如果常在一起,那样也很容易产生隔阂的的,而亲家间的隔阂不同于亲戚兄妹间的隔阂,亲家间的隔阂越沉淀越生气,而亲戚兄妹间的隔阂越沉淀隔阂越淡甚至消失,因此我认为有事就该上门上门,无大事还是客气一点好,保持一点距离,俗话说“远亲香”。
亲家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不应受经济条件、职位等影响,都是孩子的父母亲。在过去可能因为男尊女卑,或者因为男方娶媳妇要花很多礼钱,因此女方父母到女儿家有点胆怯,但是如今孩子一家都一个,多的也就两个,在孩子身上花费都基本是对等的,因此做为双方父母地位也是均等的,就是有一方条件再好,或者有一方职位再高,这些关系都不应带到家庭中来,亲家这种特殊关系,当孩子有事需要家长的支持,谁有能力谁帮忙,不必算的太清。
仔细想了想,说“男亲家上门,不值半分”其实也是一种文雅说辞。意思是说法没份量,不顶事儿。男女亲家之间,之所以互相不太在一起交流,还是怕言多必失,影响了儿女两口子的情绪,而闹出矛盾纠纷来,以至于结不成亲戚,如此而已。因此才有“亲家上门,不值半文”的说辞,都是客套话,但该有的礼法还是要有的,比如说“亲家隔壁住,人熟礼不熟”。
两个孩子成了一家人,可两亲家还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许是因为某种微妙的关系吧,你的儿子他的闺女,有时候说话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难免会造成一些误会。这种心照不宣的关系,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不过,现在的亲家都像朋友一样,相互关照。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反正都是一家人。
亲家之间除了在孩子准备结婚过礼的那一刻,双方交集比较多,一般的亲家关系基本上后来就逐渐淡化了,除非双方之间有什么重大婚丧嫁娶的事情,才会有些来往,大部分的亲家关系是没那么密切的。那么到底是这个不值半分的亲家是指的男方还是女方呢,我认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下,这个亲家代表的人不同。
俗语的产生和很多地域的特殊情况有关,不同的地区产生的俗语内容和代表的意思不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种俗语表达的意思也都有变化和不同。比如有些老话里说的就和这句俗语的意思相反,是亲家上门,不值半分,或是亲家上门不值一分。不管一分、半分总体是说,亲家上门不值钱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