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大部分同学都不需要在刚毕业时就承担较大的责任,相反,父母还会一直支持我们。所以,如果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的话,在就业前先把个人的职业兴趣放在责任的前一位吧。而且,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责任。就业是自己终身的事,最起码在你大学毕业后一直到你退休的几十年里,你都是要上班的。所以对自己的未来上点心,负责一点。年少轻狂,可以,没问题啊,不过不要过多消耗自己宝贵的青春。
我们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拥有了一个使命,这就是为自己的性格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游刃有余地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走完辉煌的人生。有许多人完成了这一使命,他们在各自性格适合的领域里获得了成功。但更多的人仍然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人的职业,他们仍然处在迷茫和痛苦之中。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先就业再择业”、“先择业再就业”这两种观念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这里包括了两个维度——生存和发展。从生存维度来讲,先有一份工作解决温饱才有力气挑工作;从发展维度来讲,从事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会浪费宝贵的青春。
性格是一把能开启你成功之门的钥匙。只有识别和接受自身的性格和天赋,寻找到适合发挥自身性格和天赋的职业,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职业或岗位的选择是否与自身的性格相吻合,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
现在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天赋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究竟适合何种工作。有的人甚至一有工作机会就去做,不作任何筛选。很多人因此在工作岗位上无所适从,庸庸碌碌,最终只好失业,被社会抛向街头。
选择哪一种就业方式,首先得看你的经济能力。对于要养家糊口的人来讲,责任会大于他的职业兴趣。不是说家庭经济压力大要养家糊口的童鞋选择自己的职业兴趣不对,而是这里涉及到一个现实与梦想的平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