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看有知友大段大段的文字讨论革命,那好,我们来说说革命的诱因和基础是什么。革命的诱因通常普遍认为是不平等导致的。根据我上面写的,政治就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尽的人类事务中,那么,这就注定不平等永远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仅仅按字面这么推理的话,我们都不活了。都革命去了。当然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然学政治学有何用。既然是分配,那就涉及到怎么分配的问题,这个得在具体环境下,分析主要的多种变量考量,不细说,直接给结果,合格的政治家应该通过合理的分配让社会稳定。在给了一个定义后,回到电影中,说说尾车的乘客们,首先,严格意义上,这些乘客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乘客,我们可以理解为持绿卡或居住证,但没有获得公民资格和不能享受公民权利的乘客(而且还是属于偷渡留下的那种)。电影里面提到的次数不多,但是从里面的对白都再三提到,尾车的乘客原本是不被wilford计划在列车内的,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才让他们上车的(尽管事实不全是这样,后面解释);这是一个大前提,就如同每个新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歧视一样,因为彼此的差异性和对原来乘客现状的改变,至少在原来的乘客看来。而这就奠定了尾车乘客和其他车厢乘客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首先,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注定了尾车乘客永远享受不到优质的资源分配,注定了永远贫困。其次,前车的乘客不得不耗费资源来管理尾车的乘客,和为尾车的乘客提供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在这一点上,从柯蒂斯与南宫在wilford门前的对话中可以体现:在被允许进入尾车的头一个月,没有任何资源的流入;然后wilford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来为他们创造蟑螂做的循环可持续的蛋白质以此维持他们的必须生活。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甚至要把wilford看成圣人,因为wilford不但为他们提供了列车,甚至食物与水源。但真是这样的吗?不,wilford从尾车的乘客中也获取的利益,有为其他车厢乘客演奏的小提琴家,还有维持永动机工作的小孩,18年间他从尾车获取的利益电影没有详解,但足够说明wilford不是圣人,也不单纯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才让尾车的人上的车(自私才是人类的原罪)。
昨晚跟鸭子看了《雪国列车》,从电影院出来,鸭子说,怎么样,不歧视韩国电影了吧,多大片范儿啊。我说我本来就没歧视韩国电影,歧视的是韩剧。然后鸭老师说,橙子同学,用你的语言把这个电影理解一遍,我就吭吭哧哧回答问题,这是一个人类史寓言,谁都逃不出如来佛手心,无产阶级以为自己闹革命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呢,其实每个步骤都是头等车厢里人策划的,为的是维持永动机生态,控制人口。阶级是必须存在的,位置和秩序是运转的根本,革命成功后上台的屌丝,比如毛委员,立马就会变成他们要推翻的人,而且责任感、人品素质、道德修养还不如老贵族呢,三代以后再说。人吃人的底子,革命个毛啊,最后把车门炸了,雪崩了,永动机停止,大家完蛋。
秩序来源于对武力的控制、资源的掌握和外界恶劣的生存环境。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面临气温骤降,生命无法保证的恶劣情况,不得不登上Wilford的列车。但是列车并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而是把他们关起来自相残杀。等到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才发放劣质的食品,并且采取高压态势,不断镇压,当众处刑不守秩序的人,制造恐怖氛围。加之不断灌输“逃出列车必死无疑”(七人出走事件)这一思维,让人们不得不遵守现有安排。不过说他们是“心甘情愿”就不太对了,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反抗。尾部车厢的人们受到非常糟糕的待遇,自然心生怨恨,对秩序的挑战也从未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