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进入11月份就明显感觉到营业额下降,每天的流水与16年同期相比少了三分之一,比如16年一天卖一千二百元,17年就只卖了七八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去年年前吃饭的人每天不断流,晚上想打烊找机会就得关门,不然人不断就关不上门,今年可好,晚上九点多就没啥人了。餐饮店太多了,把客流分散,家家都有客,家家没几个人。钱难挣了,老百姓手里没钱,花钱得算计着花,我们这是农业县,种地的多。17年天气异常,粮食产量不如往年,粮食价格还下调,水田每亩比去年少收入二三百块钱。老百姓手里余钱少,购买力上不来,什么行业都不景气。
互联网电商搞的,破坏了人类交易的生态链,比如为什么国家提乡村旅游,因为人去了能带动消费。而互联网电商搞的大家都不出门了去哪里带动经济发展呀。原一家三口去买尿不湿有可能就能在外面吃饭 吃饭后可能购买个甜点冷饮 回家时公交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这叫带动消费。可现在电商,在家一个小屏幕翻上二十页就不错了,都不干实体了去电商了,那么问题就来了都做虚拟没人做实体 都不出门了哪里来的(经济提高呐)。启初马云搞这个就是给大城市白领懒人吗们准备的。谁也没想到全国人都被他忽悠的(变懒了)
我们这边也有一批前几年电商大环境好的时候,发家致富的淘宝卖家。以服装行业为例,有不少人已经到广东那边发展去了。因为广东那边的服装,产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强的产业集群。不管是拿货、退货、仓储物流以及服务于电商的配套都非常成熟,也省去了从广东往这边发货的运费、耗损和时差。目前看来,这种比较困难的情况可能还要再持续一段时间,具体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谁也说不清楚。身边已经有好几个做了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生意的老业户都关门倒闭了。不熟悉行情就拿钱进来想做生意的想都不要想。
今年大家都吆喝着钱不好赚,生意难做。这种生意难做的趋势是从价钱高的产品逐步往价钱低的产品延伸、从城市人群用品向农村人群用品逐渐慢慢过渡来的。在前年下半年和去年一整年生意都不好的情况下,本市场上有面向农村做批发和零售的实体店业主生意却意外的非常好,好到火爆。从2018年五一节过后,那位业主的生意也慢慢不好了,经常听到他在街上发牢骚,抱怨生意不好做。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是一个大趋势,从国际环境到国内环境都不乐观。
我说几句吧:
关于房租和地利的关系
1好位置房租是每年递增的。这就以一条街的有限的几个好位置的租金,无形的带动整条街的租金都上涨
2好位置房租每年增长,商家也很少会倒闭,那么衍生了两个问题
一 :绝大部分,好位置的商铺不倒闭市场上还会再有位置好的店铺吗?
二:他们不倒闭,导致潮涌般的创业者对同条街的位置劣势商铺幻想不断
以上这两点是实体店位置的格局已比较稳固。
你觉得生意好做,房租,水电,税负,工资,社保,进货费用,哪一项不是支出?收入要是差点,连成本都覆盖不了,还赚钱,不赔钱就不错了。这就是我没有选择创业的理由,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我天生当不了领袖,但我绝对可以成为一个高级打工者,这是我对自己的定位,人贵有自知之明,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最重要,另外一个不创业的原因是,我不想活的太操心,轻松一点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