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婉婷的名字或许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相对低产的她应该有很多人都熟悉的作品:《秋天的童话》、《玻璃之城》、《北京乐与路》,以及近些年的《岁月神偷》,我突然邪恶的想,若不是被所谓的社会功能捆着绑着,该有多少情感细致的好片子出来。“两年以后,逸仙也离开了。忽然之间,我失去了我生命中所有的男人。我的父亲,我的儿子,我的丈夫,也许在任何革命里,死去最多的,是男人;但受伤最深的,是女人。”这是片中宋庆龄的一句台词,句句锥心,字字淌血,我们的教科书只会告诉你前第一夫人反对国民党支持共产党,而不会告诉你,她只是一个战争中受伤很深的女人。仅凭此点,就够鄙视《建党伟业》三个世纪了。这就不能不提到喜多郎的配乐了,特别是 The Song Sisters , 配合钢琴、西方的弦乐、中式的管乐,使中西方调式配合得天衣无缝,可数配乐的极品了。
以中式的钟吕声拉开序幕,颇有历史悠远的意味,使人联想到满清后期的深宅大院,蕴藏无数神秘的东方,随着一段清脆但舒缓的钢琴,故事由此开始。 我是很早就听到过这首曲子了,听过之后就决心一定要看电影。整首乐曲有浓浓的哀怨之情,虽然有几次变奏,但这份忧愁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是什么样的愁解不开,什么样的怨抚不平,非要大有绝曲的意味才能表达。
宋氏三姐妹是个传奇,在那黑白颠倒,战火弥漫的时代,她们分别嫁给当时最重要的三个男人,以她们各自的努力,左右着、影响着整个国家。 有人说,她们三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 我觉得有失公允。如果她们是男儿,以她们的学识、胆识、胸怀、才干,肯定不输于她们的丈夫。但老天偏偏让这三个女儿担起建立宋家皇朝的重任,作为女人,她们认同丈夫,支持丈夫,保护丈夫,捍卫丈夫的地位,奉行丈夫的原则,甚至继承丈夫的遗愿。她们在以她们所理解认同的方式,不遗余力地为寻找新中国祈祷着、努力着、奉献者。
她们是三位可歌可泣的新时代的新女性,正像她们的父亲所说,她们是注定要做大事的。 本片以她们三姐妹的情感作为主线,有史实,有虚构。张婉婷导演有意淡化具体地域、具体时间以及宋氏家族权倾朝野后的风光,而是经常以室内、院内等家庭环境作为主要场景,为的都是能够更细腻、真切得让人感受她们的姐妹情深,哪怕出于政治立场而生分的时期,依旧还能透过她们的眼神窥到她们压抑着的痛苦内心。
杨紫琼,张曼玉,邬君梅,分别演绎近代中国声名和地位最显赫的三位女性,张曼玉因此片获封金像影后,但感觉反而他表现的宋庆龄不是很熟悉,不过这可能是因为香港和大陆对孙夫人的印象有所差别。其余两位不用说,那是一个拼演技的年代。影片中,蒋介石宣布全面抗日后,分别十年的三姐妹再次同登历史舞台,在慰问三军后有个记者说,也许后人会把三姐妹的故事拍成电影,宋美龄说,恐怕找不到比我们三姐妹更好的演员了。抛开剧情,这句话放在三位女演员身上也很贴切,这年头,再找他们三人这样的女演员很难很难。
姜文演的查理宋,家国天下说来容易,但纠葛在一起,各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吧。三个女儿完成了他当年把他们培养成做大事的新女性的愿望,但是作为父亲,在迟暮之年,他并不快乐,并且这种不快乐是是在三姐妹形同陌路之前,不知是他预见了历史的脉络还是别的,不过所幸仙逝甚早,不用经历后来的骨肉分离之痛。赵文瑄扮演孙中山,很霸气又很无奈,表现的也非常好。或许历史本身并没有那么多婆婆妈妈,但是我相信,在三姐妹生活的那翻云覆雨的百年中国,有着无数影片所传达出的成长,离别,悲戚,利益,仇恨,爱情以及理想主义。历史毕竟是人的历史,相比看完想自戳双目的《建党伟业》之流的片子,《宋家王朝》所展现的“婆婆妈妈”便显得难能可贵了。严格说来,这是一部有很多遗憾的片子,我们能感知导演讲述历史的野心,但是对于有宋氏三姐妹贯穿着的近代中国史来说,电影的情节设置和剪辑处理都远没有达到讲述历史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