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此话出自《锁麟囊》,程派名剧,程砚秋先生代表作之一。曾经我也是个不知疾苦的孩子,却要一夜之间长大,束手无策的时候,只能躲在背后悄悄的哭一会,继续整理好心情处理事情。听完这段唱词之后,我很平静,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故后,我学会了释然,学会了勇敢,学会了习惯,还有失去。
现在的微信签名是:别怪我,我杀死了生活。 微信是后来用的,加的也大多是一些在知乎上认识的朋友和在现实里很好的朋友。 所以,我能在微信上肆无忌惮的分享着我最炙烈的情感,可能看起来有点矫情,有点无聊,但不熟悉的朋友会无视我,相熟的朋友又会理解我。
我上大学前买了一双筷子,上面让老板刻上了杜甫的两句诗: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当年的同学都发达了,只有我现在是个穷人。现在看来我当年就预料到了自己的未来,我混的很差,甚至不怎么敢跟他们联络。所以我现在微信用的是:“山河在故去”。
一句略矫情的话:“人生就是靠不断遗忘,才比较容易活得下去,”不过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所以就留着。其实之前我的微博签名是‘后半页’,因为微博名叫‘前半篇’,就是想表明,这是我人生前半篇的后半页,大概很快就该开启中篇了吧 。
上一次的签名是:树犹如此。那是在广州随手拍的一颗没有叶子的树。光秃秃的,尽管虬枝强壮,但是和周遭丰茂的草木却颇不协调,显得平凡却又扎眼。我看见了之后,忽然就莫名其妙的想到了自己,然后感叹了一句:树犹如此。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我刚刚申请微信的时候还小,觉得这句诗是我知道的诗里最美最有逼格的了。后来因为微信里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也不常用。无论是签名还是头像都从来没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