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重用一个人,就要让他安心的为你工作,这方面包括:信任,鼓励,奖励,真诚等所有可以让他心里不排斥的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刘备就有这样的用人方法,在别人都认为赵子龙背叛时他依然坚信子龙不会背叛他,结果是赵子龙血战曹军,身负重伤就回阿斗,展现了用人不疑的领导风范。疑人不用:怀疑的人不能用,因为本身在心理层面你都对这个人是排斥的,所以也会给受用者造成不安全的心理防备,例如把工作都布置给他了,又怀疑他做不好反复给他打电话嘱咐,这样不仅让受用者信心不足,而且也会怀疑你的领导水平,所以这就突出不果断性,不能犹犹豫豫。所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说法从外因上可以说是雷厉风行,内因上可以是果断行,这些都是一个领导所言具备的用人特点,抓住了人性的内外因,才能用好人。
古今中外,能成大事者,都要用人,而且也都会多多少少要怀疑所用的人。但是用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即使怀疑他,但也要让他感觉到你很信任他,不能让他感到不信任感。如果一旦他觉察到你的不信任,那么你最好就不要再用他,因为一个人在感到不被信任的情况下,最容易背叛。用人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怀疑,而在于是否会用。要会用,就不要让你对人的怀疑写在脸上,让所用的人明显感到你的不信任。要让所用的人觉得,既然你要任用他,就是十分的信任他。这才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本意
用人不疑,在制度之下!疑人不用,在情理之中!
管理、用人靠得不是个人的判断和感情,这都不是好方法,绝对的信任往往带来两个不好的后果,第一、因为被信任而束缚了手脚,生怕一不小心引起误会或者做错什么事情,辜负了这份信任,或者因为被信任而逐渐生出歹意,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最后开始为所欲为。
疑人不用,要讲情理,不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判断,轻易做出决定,用与不用,用的结果如何,不要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要客观的分析是否符合情理,疑人盗斧的心理可能看任何人都是小偷,越怀疑越觉得是他,但是真相未必如此,如果真相不是如你推断怎么办?如果此事非他可为又怎么办?
在工作中实行的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你想用的人一定是有他的长处可以为你所用,所以即使疑也要用其长。同时,要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予以约束。 既然你选择了使用别人,就要充分信任他,放手让他去做,不掣肘不怀疑;如果你对别人不放心,从最初就别用人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信任方面的。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是检验方面的。前者不用解释了,一看都懂,后者是对于工作都要一丝不苟的检查,不管是不是你信任的人。对于怀疑其个人能力的人要大胆让他做,开发个人潜力,发挥个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