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现如今,社会家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啃老族”,许多人会问:什么是啃老族呢?啃老族,又称“吃老族”或“傍老族”,“啃老族”并非都是找不到工作,有些是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面对这种现象,许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扰:还应不应该继续给予已经大学毕业的子女经济上的支持?那么就大学毕业子女还有什么颜面问家里要生活费。
网友二: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讲,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不希望依靠家庭的经济支持来生活的。找工作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有人海投,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渐渐把自己的信心、耐心都消磨掉,却可能还是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名校的学生有时候也确实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可能他想留在大城市,可能他想去体制内工作,也可能他嫌手上的薪水低没发展,但是满意的工作又被淘汰了,真的非常折磨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得不靠家里的经济支持来生活。
网友三:
现在大学生就业不乐观,有的毕业一两年都不能安顿下来,收入也是入不敷出。这样的情况做父母的肯定得补贴一些。第二,有的毕业后工作安定,收入稳定的又要考虑买车买房或者结婚,这些都不是小钱,父母不得不多操心才行啊。
其实按理说不应该靠家里了,但现在却绝大多数都是靠父母支持买房买车婚嫁等,甚至懒到啃老。好逸恶劳和虚荣攀比是主要原因之一吧。
网友四:
如今的形式对于刚毕业大学生来说也是十分严峻的。一方面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供给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所学知识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而各个岗位现更看重大学生全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所以对于当前毕业大学生来说就业形势严峻,导致了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父母应该给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在经济上的支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能够在天空自由翱翔时再松开双手,但不是让他无所事事在家啃老,到最后只会是怎么飞也飞不起来。
网友五: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会迷茫、彷徨,严格地讲,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应该都还未真正意义的成长,成熟、思维、处事、心理承受能力都未能达到社会的要求。在他们就业的过程中会处处碰壁,在竞争激烈的面试中会受挫,会失败,会失去信心。
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很高的,可是当没有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他们就会在内心产生不再去工作的抵触,从而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啃老族”。其实现在的大学生,压力也很大,很希望社会、企业、家人给更多的包容和鼓励。或许我们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但对于他们而言,需要的是指引。所以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必要的经济来源,去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网友六:
大学里若能自己挣钱而不向家里伸手,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自己挣钱更是未来走向社会的一个宝贵财富。大学里就有了挣钱的能力,何愁毕业找不到工作呢?
不得不说,还有一些富人家的孩子,尽管家里条件很优越,大学里依然不靠家里的补贴,而是自己挣钱。真是人帅还努力,我们不拼命还怎么活?大学里自己挣钱很好,也很重要,不过要有所思考,不要忘记读书,要有长远规划的挣钱。
如果毕业之后暂时的给家人要生活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找工作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如果毕业之后就在家啃老,这种行为是不提倡的。
我对此的看法是,可以理解,但是绝不能容忍。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什么资历,只能从基层干起,这时候的工资是很低的,很多人毕业后的工资甚至还没有上学时候的生活费多。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向父母要钱的理由。原则上说,父母把我们养大十八岁就已经尽了他们抚养的义务了,但是他们仍然不辞劳苦地赚钱,把我们供到大学毕业。他们无非就是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有出息,如果毕业后非但不给钱孝敬他们,反而仍然向他们伸手要钱,父母该有多寒心?
况且向父母要钱的话,就相当于间接地告诉他们你现在过得不好,连自己都养活不起了,他们本来年纪也大了,还要为我们的事操心,于心何忍?
不管怎样,即使是为了自己的自尊,也绝不能向父母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