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中的那些事##原创#
高二过年的时候,在老家,家里长辈们几乎都在“堆长城”(打麻将)。
我一人闲得无聊,独坐在高坝上“发呆”。
那时候的自己思维超级跳跃,能从昨晚吃了啥跳到生命的意义。
可能很多人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可就如同大多数一样,每隔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就跳出来困扰我一次。
我当时终于得出了结果,“人活着无非就是为了体验感”。
你来到这个世上,不带来一物,你离开这世界,不留下一物。
那么你这短短一生当中,仅留存于你的,无非是你当下及延伸的体验感。
我体验过所有人都不相信我的委屈感,我体验过被别人认同的幸福感,我体验过关怀与感动,我体验过失去的失落与苦痛??
我打电话给我的语文老师,告诉他:“老师,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验感诶。就是去尝试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就像我现在给你打电话一样。”
我们老师二丈摸不着头脑,估计觉得我这傻孩子又可爱又可笑吧。
而成长到今日,我的这一想法也没有发生改变。
只是由于它,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没什么喜好可能是以前的我最大的特点,“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或许是大家认为我随和的第一印象。
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愿意做,没有尝试过经历其中的悲乐又怎么可能会喜欢呢。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吧。
因为几乎所有的爱好都有diss它的人,比如喜欢文学的会有人说装逼,喜欢嘻哈的会有人说叛逆,甚至稍微积极点都会被人说成是争表现。
所以,为了“和所有同学友好相处”,我选择了“不占边”和“都可以”的方式,反正也不关我的事。
当时的想法是自私又没有责任感。
后来,会自己逼着自己去做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
尝试学生工作、学街舞、去摄影、去旅行、学吉他、学习后期软件、烹饪、化妆、画画、挑战高空项目、写手账、不断拔草一大片好吃的草原??
虽然有很多在体验过后,就被搁置了,
但是也留下了可以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真正的喜欢着的东西,
就算别人不喜欢也毫不介意的那种喜欢。
其实兜兜转转,人无非是为了幸福、快乐的体验感而困惑和迷茫:
或许是你不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才是快乐的体验感,
或许是你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快乐,
或许是你取得快乐的过程太过艰苦和漫长。
而最快找到答案的方式,就是不断尝试新的事物获取未知的体验感。
其实我也不能明确地说对于以后的我来说什么才会给我带来幸福感,但是我知道不去寻找是永远没有答案的。
好的。说了一堆废话。
总之就是:
多做新鲜事,
从自我满足中获取快乐。
多与人交流,
从处于一段良好关系中获得快乐。
祝能看到的人时时都能体验到快乐。
文/蓬大头
应该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探讨一下,或者直接找辅导员谈谈心,让他为自己找一个目标和方向。
我觉得这样很正常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的,像我,我现在在上大一,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可不还是一样要硬着头皮往前冲吗?
已经大三了的话就应该可以参加实习,准备工作了。我觉得大三还没思考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的话,那真的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你可以结合自己大学的专业来定位一下你未来的工作方向,毕竟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你选择了这个专业,说明你对它是有兴趣的。
不过也有像我这种的情况,我上大学的时候报的这个学校不是我想要的学校,这个专业呢,也是随便报的,所以我也是迫不得已选的这个专业,可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一条路走下去。你也一样,即使你选择这个专业不是你喜欢的,你也要好好的学,毕竟以后的工作方向跟它很有很大的关系。
上大学之前我的一个表姐告诉我,她说大学毕业之后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的工作都跟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的,我对她这些话一开始是抱有怀疑的,可是我现在不得不相信,因为现在的就业压力太大,你不能选择自己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行业的话,那就选择一个你想要去做的行业吧。
首先问问自己的心,想要继续这样下去吗?每天混吃等死的生活过够了吗?如果不是,那就从现在起做出改变吧!
你可以选择考研,大三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如果你选择考研那已经有些晚了。你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地赶上别人,超越别人。古人有一日三省吾身,你也可以每晚睡前三问,一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二问“我今天进步了吗”,三问“我今天有哪些收获”。
每一天每一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让自己的青春留遗憾。
大三很多专业的专业课已经开了,如果你不想考研,这个时间你可以找与本专业有关的兼职去积累经验。这对于你今后找工作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另外,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虽然公务员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但是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临时目标。考取了公务员,对你今后找工作有很大帮助。
考研也好,毕业直接工作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你总是要做出一个选择,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奋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