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密集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如市区江滨西路与东明路以及南亚花园的两个交叉路口,距离非常接近,不到200米,车辆刚过一个红绿灯,马上要过另一个红绿灯,属红绿灯密集区。车辆在这个路段通行的时间很短,如果两端绿灯通行时间设置不合理,会造成两个路口之间路段的车“满”出来。所以设置红绿灯时,个别绿灯通行时间要特别加长,甚至达到100多秒。勤奋路与雪山路交叉口和三维桥高架桥距离也很近,不过一二百米,也属于红绿灯密集区,设置时也应根据路口的通行特点“对症下药”。
有些路口因相对方向的车流量不一样,还会设置错时红绿灯。如飞霞南路与学院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左转弯车流量相差较大,因此相对方向的两条道路左转弯车道的数量也不一样,南面只一条左转弯车道,而北面左转弯往学院路方向却设置了两条。不仅车道数量不一样,红绿灯设定时间也各不相同,左转弯时南北两面的绿灯通行时间相差为10秒,使相对方向的通行状况达到基本平衡。
红绿灯的设置也有“季节性”,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人们徒步出行比较少,适当会减少斑马线的绿灯时间。而像年底,在大南门商圈置办年货的人流量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斑马线的绿灯时间。在学校附近的红绿灯,会配合学生上下课时间进行调整,避免在学生放学回家时车流过大。
在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红绿灯在疏导交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时间设定会根据每天24个小时车流量的变化规律而调节。一般情况下,一个红绿灯最多设置12个时段,每个时段根据交通的实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目前大部分的红绿灯启用了10个时段的设置。
红绿灯的调试方式有很多种,逆时针放行、顺时针放行、同时放行等,根据各个路口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试方法。像一些隔离设施好,道路宽敞,导向车道长的路口实行逆时针放行(先左转后直行),路口车流量不规则,会实行一个方向、一个方向放行。
作为城市交通的指挥棒,红绿灯对交通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红绿灯的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交通秩序;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如果每个路口都设置红绿灯,那可能会极大的影响交通,给开车的人带来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