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的推动,专业编舞者、领舞者等角色开始出现,开始找到了一桶金,为了维持这个活动,他们开始推动,编更多类型的广场舞,公共场合带教等;另外服装生产商开始提供专业服装,为了推动销售,他们举办了各种比赛,专业的服装和“专业舞者”都在强化大妈们的意识,当然国家也在推动,毕竟是能让人民生活多样化和健康,所以整个生态就形成了。
我在的学校是郊区,旁边就是朝阳村。改革开放之前,大学生在足球场上课时,农民朋友们就牵着牛进来吃草。现如今,当年的农民们,土地被征收了,她们没地种了,就都去跳广场舞了。我观察了很久,这些人,有一个领舞者,她们跳呀跳,跳得不错了。农民还是那个农民,但是她们开心的跳呀舞呀,安定了,多年了,没见为了什么事去公路静坐闹腾了。
广场舞成为舆论热点饱受人们诟病的时候,有媒体用一句话冠之于广场舞大妈: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句话的根据是,当下跳广场舞的大妈是当初那些红卫兵,大妈们现在的蛮横、无理,是年轻时候留下的深刻烙印。甚至有专家还专门写文阐释,如今的广场舞,就是文革时候的忠字舞,大妈们迷恋广场舞,是在回忆当年的红火。
近年来中老年广场舞突然的兴起,各个城市都出现了一大批广场舞群众在一些广场和小区里随着音乐起舞,由于很多小区较拥挤,不具备广场等大块空地,于是广场舞的大妈们在街边,在楼下活动,屡次与小区人员发生冲突,其实这样的广场舞随时一直娱乐消遣的活动,却实实在在是一种噪音扰民行为。
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相配套的健身设施,仅有的一点点场地大多被停车位侵占,因此,很多喜欢广场舞的人就在楼间空地运动,由于环境开放,往往将音响开的声音很大,形成对小区其他居民的噪音污染。很多年轻人极力反对,甚至还说出一些不文明的言论,因为广场舞引发的纠纷一直在上演。
娱乐性,流行或耳熟能详的音乐,肢体的全身活动,带舞者的引导,围观的群众都在强化广场舞的活动。简单,很多活动或学习没有流行起来,因为本身的专业门槛比较高,而广场舞基本没有什么难度,没有身材、外貌、学历等要求,最主要还有“助人为乐”者带你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