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有个现象叫做“五点钟效应”,本来朝九晚五上班,事情应该有条不紊,却往往到了五点钟马上就要下班的时候,办公室里开始各种大塞车,很多人发现居然还有大半的工作没有完成,会议室打印机电话线在此时骤然紧张与忙碌起来……而你那位一早进入专注力隧道的女同学,根本没有被外界闹哄哄的思维火车站打扰,只是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她的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避免了“五点钟效应”。
其实这位做出美丽明信片的同学,同时还是班长,功课也非常好。我认为这恰是相辅相成的。
我对女儿说,妈妈在每天开始工作前,都会把今天要做的几件最重要的事写在小纸片上,不断对照执行。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不断有事情插队闯进来,大脑像个闹哄哄的火车站,开始分散和游离你的专注力,从而忽略或延迟了最重要的事。
开始工作与开始学习一样,一旦下定决心,就要毅然决然地执行,没有一点儿逃避,也不会有一点儿分心,思想避免漂移到任何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既不去偷笑隔壁部门同事聊天的八卦,也没有为冲杯咖啡磨磨蹭蹭,要知道用2个小时做一件1小时即可完成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会更轻松,就算坐在饭桌前,我也是思考尚未完成的章节和步步紧逼的截稿日期,一天结束之时,我终于得到了回报——写出了一大段的工作内容。这个时候我就是最有成就感的。
多年的职场生涯让我印证了一件事:引以为傲的作品,往往是在时间紧迫和超级高压下创造出来的。
比如我做主编曾“同时抛三个球”,即一个月同时编三本100页以上的杂志&码完一堆行政事务。我想我当得起“认真人”三个字,虽然很多人抄近道抄惯了,还极尽嘲讽之能事,但我还是相信,认真的人一点也不可笑。
后来生了孩子,放不下工作也放不下孩子,一周再忙也有三天亲自带孩子,珍惜和她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共同战斗,亲身示范勇气与投入,成果呢,就是我被邀请去班级家长会分享,还获得我们区的“最美家庭“称号。
作为职场妈妈,这一篇先讲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专注力吧,下篇讲如何提升小朋友的财商,如果你喜欢,可以在文末加粉丝。
有一天晚饭后散步,女儿向我描述,美术课上,一位同学并没有携带眼花缭乱的颜色和工具,却用最短的时间,做出了一张令全班同学都惊艳的明信片。
我说,这就是她带着她深思熟虑的创意,进入了专注力隧道的结果。在这条隧道里,没有喝水吃零食,没有东西掉地上谁拿了我的橡皮?只有她和明信片这两件事,美丽又充满勇气。
我和女儿出国度假也发现,女儿在最后几天会更懂事,更爱表达,动作更敏捷,克服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症能力也更强,因为当时间褪去了五光十色所有的复杂性之后,假期的纯粹与可贵便凸显出来,她更有欲望去抓住一点什么,这时候的创造力与效率就会最强。如果此时好好引导,让她养成习惯会怎样?
因此,创意的爆发,是建立在常年累月的思考和集中辛劳的基础上的。紧迫的时间让人头脑集中,迅速进入专注力隧道,之前积累的努力浓缩成即时产生的结果,效率就会非常高。当然,这对于小孩子,是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都要完成负荷比较重的论文任务,其中一组的时间更为紧迫,大家都认为时间更宽裕的一组,完成任务会更好吧?其实不然。多余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反而是截止时间紧迫的一组更有成效,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对抗时间的本能:无论大人小孩,第一反应都是拖延和逃避,只有当我们发觉时间所剩无几,才会尽量充分地利用剩下的宝贵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