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人性就是人的属性,也就是人同宇宙中的其它事物特别是动物相区别的特性。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3、“人性捆绑道德”的说法不科学,正确的说法是:道德规范的制定要符合人性。违背人性的道德迟早要被新社会否定,比如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中的“郭臣埋儿”。
4、“道德约束人性”的说法有一定道理。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解人的行为。人的自然属性包括食欲和性欲的满足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例如,不能浪费食物,不能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家庭等等。
道德跟人性的定义是: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人性即人的本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当人理智的释放人性的自由时,自我的良心就给予意志上的平等,自我的欲望就回归到美善的表达,爱的情感随之产生,人就会在人格上得到某种满足,身体上的满足是快乐,心灵上的满足是欢喜,这种人格(身心)上满足就是幸福。
从定义上看,不用说也应该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