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离婚的第一天,前夫大我七岁半,通过朋友介绍认识,我们处于一个很小的县城,他是一个乡镇老师,我做点小生意摆摊,俩人收入相差不大,我们是08年过年后正式恋爱到11年过年摆酒结婚,这三年很快乐,他细心,勤快,懂礼。变化出现在我女儿出生后,他每天早出晚归,没什么交流,不关心我开不开心,身体好不好,总说我父母给他压力太大,因为他家条件差,什么都不能帮扶我,房,车都是我父母出的大头,小孩也是我妈一直带,连我生产,坐月子他父母都没来,他每天回家基本就玩手机,女儿不带,家务不做,每顿吃饭舀起给他,因为喊他不动。他胃不好,溃疡,但还是喝酒,说不听,我担心无用,今天上午办了手续出来我蹲在马路上痛哭,下午有往桥下纵身一跳的想法,我爸爸因为很特殊的原因,今天没在县城家里,但打了八个电话给我,让我不要害怕,我快60多的爸爸给我说他能够养我,让我勇敢。那一瞬间,我放声大哭。
我选择离婚,恰恰是因为对婚姻怀着极大敬意。在我看来,婚姻不是游遍人间红尘看尽后的皈依,也不是物力维艰生存不易下的凑合,更不是爱情淡了亲情腻了别无选择的将就。我始终认为,婚姻应该是两个情投意合的人,走志同道合的路,一粥一饭,一日一夜,一步一行,将对彼此最初的火花化为一生一世的珍惜。如果中途心灵走失了,无论形式是否还在一起,都不能叫真正的婚姻,都应该反思是继续还是别离。
我不想变成那种人,在52岁时离了婚,落着泪,承认从来就没有爱过自己的伴侣,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像完全被吸尘器吸走一样,一片空虚。我被否定够了,眼泪也流的差不多了。我想多活几年。结婚时太草率,妥协压倒了坚持,结果只证明了一句话“抱着不认真的态度生活,最终会被生活所惩罚。”
对家庭生活的期待不同。他的业务爱好就两件,游戏和麻将。我经常说他是在沙发上挺尸,可以手游一个晚上不带歇息的。而我希望的是,两个人可以一起下厨,一起去找新开的餐馆,一起爬山,一起旅游,一起打球。并不是说所有业余时间都必须在一起,但是至少要有双方参与的部分。
他对孩子的想法:原始人一样能生孩子,所以你没必要坐月子;民工一样能养孩子,所以你没必要为吃什么婴儿奶粉而大惊小怪。而且这个想法改变不了,我一直不敢考虑怀孕,怕对孩子不负责任。
无论我对他父母多好,对他多好,都不能让他在吵架的时候退一步,一定要吵赢;如果我让一步,他不会感谢我此时的让步,只会觉得自己更加有理,我更加有错,会更加步步紧逼着我吵。我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