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北京首都直飞上海虹桥,因为那次正好赶上特价机票,经济舱才275元,全程历时2小时5分钟,但是是夜里的航班,飞机夜里22点多起飞,凌晨0点钟降落,而且这次航班的飞机还不管饭,而且上飞机之前的安全检查和登机手续非常麻烦。
第一次飞就是北京到慕尼黑,心情虽然淡定,但是莫名焦躁和恐惧始终伴随我,甚至在以后每一次起飞降落时候,手心都能攥出汗。被嘲笑了N次,只是特么的对于理工科来说,想到金属疲劳之类的知识点,就无法淡定。
全程超级淡定,对飞机餐的兴趣比飞行大,我满脑子都在想能不能把飞机餐里的刀叉顺回去,给我的小伙伴们吹牛逼。爸爸说:看,这杯可乐,都没有晃到洒出来,飞得真是稳啊!
感觉是,哇怎么起飞的推背感这么爽,然后很担心起飞的时候摔飞机,然后下降的时候耳朵痛的要命,最后降落的那一瞬间,心里还是咯噔一下了,无数次回想起模拟飞行的时候降落失败摔飞机的场面。
当看到云层和阳光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的飞机已经升到了云端,真正飞的感觉。我突然想起了徐志摩,他那么爱飞,他终于不用再奔波劳碌了,如果今生让我嫁给徐志摩那样的人,我一定好好待他。
爬升,速度将我推向椅背,模糊的城市,慢慢地飞出我的视线。呼吸,提醒我活着的证明,飞机正在抵抗地球我正在抵抗你...这首《三万英尺》唱得几乎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