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别人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中间的过程被叫做人生。上帝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意义;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还要继续。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是你的,唯有健康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请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不要炫耀你的钱,死了那只是废纸;不要炫耀你的工作,你走了,无数人会比你做的更出色;不要炫耀你的房,你去了,那就是别人的窝;不要炫耀你的车,你离开了,车钥匙就握在别人手里了。你可以炫耀的是你的健康,当别人都走了,你还可以晒着太阳。喝着茶,享受着健康的生活,健康是一种责任。世界上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好好珍惜身体。假如上半年混的不好,千万不要气馁。因为,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建国,伟大的事业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上半年只是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都不太成熟。上半年还有个清明节和情人节,一个哄鬼,一个哄人。更有愚人节,人鬼一起哄。所以下半年才是收获的季节。
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却也在被动的为了活着而活着。努力挣钱,努力工作,当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够活着的时候,一种悲哀,两处闲愁。 这是我第一次因为一部小说的名字有意义才去认真买来看的小说,我也在困惑中想知道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传递了一种什么观念,能让我从中学会什么,又能否解开缠绕我心中许久的疑问呢?于是我关闭了手机,于晚上九点看到十一点,两个小时一本书,我逐字逐句认真看完。
故事终有结尾,可我们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画不了结局。活着或许很累,很苦,也很甜,可我们也终会遇到福贵碰到的那些生离死别。或许我们没那么惨,但当我们遇到那些苦难的时候,又能否有他那样的承受力。故事很发人深省,也在告诉我们这些活着,并且活的很幸福的人,珍惜身边那些对你好的人,做一个好人,活出生命的意义,将来不管多苦多累,只要我们活着,乐观的活着,我们的人生才会发光发彩。
故事的开头充满滑稽和搞笑,作者形容的人物生动,语言朴实简洁。 我一开始在困惑作者为何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完成小说的创作,通过后边的过程我开始明白这才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自己的人生更具有现实感,很多的变故都是一场场事故,充满悲观离合,只有自己能体会到发生到自己身上的那些无可奈何。别人的叙说也只是一场故事,故事的真假又有谁知,那种痛苦也只是作者笔下的痛苦。
说说我对此书的看法:1.人的一生有悲有喜,而且往往是悲喜参半的,可余华书中的人生全部被苦难占据,没有半点欢喜之事,福贵的人生实苦可是这也苦的有点离谱了吧,感觉构思不成熟。2.人生中的苦难有很多种类,不单单只是余华书中描写的那种(死亡)所以大可以从其他方面描写苦难,所以说在内容上太单一,这也是不足的地方
其实作者他自己都不明白他为什么活着,他就像是街头妇女在谈论别人的笑话,而他自己的笑话,他就好像不曾记得,不曾发生过任何东西样,他都永远是幸福的。实际上,这就是作者余华他自己的人生悲剧。他说XX人不好,说XX人是怎么糟糕,但在这世界上最糟糕的却是作者余华自己。因为他头脑里对他自己的认识他是麻木的。






